第2章 现实
1-速成绝无可能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浮躁,总是渴望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一劳永逸,一招制敌,他们忘记了天上不会掉馅饼,成功和财富都是不断积累的过程。作者剖析了期望速成的两个微观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第二个原因也是浮躁的根源,就是很多人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而期望速成的宏观原因是“现状使然”。
根据达特茅斯学院这教授布兰奇费劳尔的调查结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满意程度和其年龄分布可以连成一个U型曲线。大多数人对其自身的满意程度从15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直到45岁左右才渐出苦海,曲线开始上扬。这就意味着一个普通人 的心智,观察、感受、思索、理解、实践、回顾,直至恍然大悟或者误入歧途的时间是30年!
同时,更大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相反,现实好像总是提醒我们:有些人过得比我们好多了。所以,在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就要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2-交换才是硬道理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有些人的地板是另一些人的天花板。但起点就是起就,尽管不同,可每个人都要从起点出发。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3-完美永远不存在
人人都希翼完美,只可惜,完美并不存在。大不列颠语料库的统计数据表明,最常与“完美主义者”这个词一并出现的词是“脆弱的”。为什么完美主义者总是脆弱?因为他们总会被现实打击,而且不明就里,常常怨天尤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一些真正优秀的人,也会被别人称作“完美主义者”,事实上,这种描述并不正确。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是有能力做到更接近完美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我们至多只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就无法完成。
4-未知永远存在
未知永远存在,我们只能不断尝试着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会平添无数的焦虑。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另外,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生的后果。所以,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一定要记下来,很多人没有记录的习惯,以至出现曾经因为思考(疑问就是思考的起点)后“忘了”而失去获得答案机会的情况。
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很多人的工作态度本质上是“骑驴找马”,其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并不满意。很多人都心怀梦想,有一个“无法如何早晚都要从事的梦想职业”,而不幸的是,很多人正因如此最终沦为平庸之辈。
无论是谁,进入自己梦想职业的成本都很高昂。当初未能从事一个职业除了说明运气不好之外,更可能的原因是积累不够。几年过去,这个人在他的所谓“梦想职业”中的经验积累依然是零,仍旧只是空有梦想。还有一个他更可能宁愿视而不见的事实是,那些在他所谓“梦想职业”中拼搏努力的人在这段时间里已经积累了无法经验,磨练出了他在“圈外”无法想像的各种能力。就算有一天,这个人有足够的运气,进入了他梦梦寐以求的领域,结果可能还是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毫无竞争力,最后不过是一切清零、从头再来。
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它的沉没成本就越高。所以,“梦想”可能是陷阱,接受现实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 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6-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那么,如何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呢?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如果我们把成功朴素的定义为“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并在最后期限之前漂亮的完成”的话,那么,很多时间管理的技巧实际上只是花拳绣腿,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资源本身是有限的,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里,资源稀缺是客观现实,也恰因如此,人们的主观愿望肯定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所以,我们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我们只有认清现实,才能和时间成为朋友,因为,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