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还不太懂这句话的意思,出力会累成狗,怎么还能张力?拿最好理解的来讲,就是运动,比如,拉单杠,最开始,一个也上不去,练了一段时间,能拉10个,张劲了。是不是可以以此类推,“你最苦的时候,就是成长最快的时候。”
农村有一句俗语:空手的赶不上拉车的。开始看不出什么,一年、两年、最多三年,差距越拉越大,结局截然不同。
我们单位有两位同事小唐和小吴,他们是同班同学,一起到单位,一同进机关,还在一个部门共事。小唐比较灵活,善于拉关系、嘴比较甜,但不大注重业务。小吴比较木纳,但很好学,脏活累活抢着干。小唐人际关系好,巴结领导勤,职务蹿的快。小吴埋头苦干,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三年了,职务还在原地踏步。
机会总会给有准备的人提供舞台。行业系统搞业务大比武,小吴一路过关斩将,在整个系统独占鳌头,引起上级领导关注,被调到总部机关,分管我们单位业务。而小唐连预选资格都没拿到,后来,单位换了一位务实的领导,小唐就靠边站了。
在最该长本事的时期,不出力张力、苦干实干,怎么能够快速成长,滥竽充数过得了一时,可蒙混不了一世。
我经常对身边的人讲:能力是苦熬加苦干,但不是苦等出来的。我有一位高中同学,考入医科大学,大学毕业进入偏远小城市工作,他不甘心待在小地方,努力工作,业余时间全都在学习,考取了研究生,毕业来到大一点的城市。他还是不满足,报考在职博士,白天工作,晚上带孩子等到孩子睡了,再拿起书本啃。几年他成为科室大拿,他又把目标定在了他的导师身上,不仅练好了右手,还练出了左手。后来,他果断辞职,开办了自己的诊所,干的风声水起,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能够实现逆袭的人,大都有超凡的毅力。人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没有一颗耐受“板凳须坐十年冷”的寂寞之心,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我过去所在的部门出了很多人才。但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前期提升都比较慢,后期全程发力,大都成为一方领导。后来,我们的老领导揭晓了其中答案,“就是要好好蹲一蹲苗,前期升的太快了,就会浮躁,就不会好好专注提升业务能力,反而会害了你们,也是对你们的一种考验”。
考验的是心性,能不能正确看待得失。成长与职务是不能划等号的。有能力,就会找到适用的地方,走到哪儿都不怕。
前两天和我同学通电话,他告诉我又跳槽了,我直呼,你这是第几家单位了,大约第七家了。我称他为“跳槽王”。
他是搞建筑设计出身,这些年,他走了一条考证考试之路,上研究生时,考出了结构工程师,一毕业,就拿到第一桶金。工作后,感觉不满意,报考公务员,没考上,考事业编,到大学当老师。当了老师受束缚,又到公司应聘。就在来回折腾之间,他又考取了岩土工程师,给自己增添了跳槽的又一筹码。
在我看来,他能折腾,因为他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资本。当别人周末陪老婆孩子郊游时,他到大学图书馆占座复习考证;当别人熬夜看世界杯时,他天天晚上学习到深夜两点钟;当别人约上三五朋友吃吃喝喝时,他还在夜里挑灯看剑。这些出力付出,让他收获了能力,有了折腾的本钱。
出力能够张力,即便小白也可以逆袭成为大神,那我们还等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