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抄--
1. 比起“称赞”的俯瞰视线,“感谢”的平行视线更能增强信赖自己与信赖别人的效果。增加贡献与感谢的体验对培养共同体感觉而言至关重要。
2. 阿德勒主张的共同体感觉是以“信赖”为基础的。信赖自我,信赖别人,没有任何保证,即使可能遭到背叛,还是从选择相信开始。基本上,一旦怀疑对方,便无法建立信赖关系,所以要无条件地相信。
3. 信赖关系也必须有你开始做起,这是通往幸福之道、提升共同体感觉的方法。
4. 让对方明白“别人怎么想都没关系,你只要做自己就行了”,就是在为对方增添勇气,这和鼓励他拥有勇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是一样的。因此,绝对不能向对方提出像是“只要做到这件事,我就认同你”“要是办不到,就不认同你”之类的条件,接受并认同真正的对方,就是带给对方勇气。
5. 能力不足只是一时的,将来还有提高的可能性,但挫伤对方的勇气,等于像想挑战困难的对方,狠狠泼了一桶冷水。我们很容易无意识地挫伤他人。只有避免剥夺他人的勇气,才能使其用有勇气。
6. 用以“我”为主语的请求语,取代命令的口气,光是这样就能带给对方勇气。
“这个拿去影印”“记得给我发邮件”等话语,乍听之下还很客气,但其实与“命令的口气”无异,因为这些话在对方听来,有一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感觉。用“命令的口气”说话,只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立场与状况不被尊重”,不但会萌生不快,甚至会感觉勇气受挫。同一件事,只要改用“请求的口气”,就能给对方勇气。
“这个可以麻烦你拿去影印吗?”像这样让对方有权利选择说“不”的方式,便能让对方觉得“收到尊重”,从而获得勇气。 — 好重要的一点,学会让对方觉得“收到尊重”。
7. 父母之于家族,管理者之于企业组织,必须常常反思自己所说的话,是让对方更有自信,还是丧失自信?也就是说,究竟是带给对方勇气,还是让对方的勇气受挫?
无法容许对方失败,便无法带给对方勇气。
8. 乐观的人,不会懊悔过往,也不会对未来惴惴不安,只看到此时此刻这个“当下”。乐观是指有根据、做足准备的人,而且会检视悲观,做好悲观的准备,却采取积极的行动,这就是乐观。
9. 就算行为有问题,背后的动机和目的,也一定出自于“善”。着眼于善,带给对方勇气。
10. 一切取决于自己。只要观点改变,世界骤然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