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是万物之灵。之所以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除了情感之外还有理性。也就是会思考,会权衡。不像其他动物,只是非常纯粹的情感驱动。
达尔文《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演化过来的,我们继承了这一整套情感本能的驱动模式,虽然后来大脑的进化让我们理性思考成为可能。但保留在身体里的,最擅长的还是情感驱动。原因是情感这一套系统存留得更久,运用得更自然。理性驱动是新模式,与情感比起来还是慢几拍。
当理性遇上情感,情感一定会占上风。
打个比方说,大家都知道,珍惜时间就是珍爱生命。但当属于自己的时间到来的时候,更多的是打开了爱奇艺又或者抖音...。难道不知道这些时间更应该拿出来去学习一下,建个身,或者做有意义的思考?当然知道。但情感上面不允许。看电影多舒服,多有激情。
当理性遇上情感,情感会占上风。
正是由于这主观情绪的客观存在。我们才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
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相信是什么样的真相。比如美国历史上非常经典的刑事案件《辛普森一家人》。
比如证券市场上经常看到的无理由的看涨或者恐慌性出逃。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接近真实的世界,就是因为情感驱动的本能存在。
补充:
如果脱离情感的束缚会是怎么样?
我是做制造行业的,见了太多的操作工。公司招一名操作工过来就只是为了锁五颗螺丝而已。看起来很简单,两只手就可以完成。但因为是一整个人坐在那里操作。所以这台机器的品质就可能随着这个人的情绪变化而变化。
现在用一台robot代替这个人,robot就是纯理性的。他只听从code是怎么写的,让它什么时间点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任何情绪。
如果脱离了的情感的束缚,可能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犯错。不会犯错就意味着不会创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