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天前,几个朋友一起组了一个读书会,共同选定了第一本共读的书籍,今天是大家约定的第一次线下交流的时间。
原定的上午九点到红树林公园集中,谁知道天公不作美,天气预报说今天上午有阵雨,而且海边风力还不小,于是临时改到一个早茶餐厅,打算一边喝茶一边聊书。
第一次活动,大家都挺积极,九点不到都到齐了,于是大家点了吃的以后就很自然地聊起来。
今天的活动暂时没有主题,大家聊起来非常放松。因为读的是小说,话题很自然地就从情节开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表达认同,慢慢地聊到了人物命运,聊到了人物性格,聊到了作家的写作风格,聊到了语言特色,聊到了值得玩味的一些句子……聊到兴奋的地方,大家一起翻开书来,你一句我一句地读起来。最有趣的是,有两个小伙伴还没有读完,听着我们聊着后面的情节,她们像两个好奇宝宝一个劲地问:“后来呢?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真相是什么?”听我们给她们介绍以后,直呼“不该偷懒”、“今天之内必须读完”。
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就这样一边吃一边聊着,就这样一会儿围绕着一个话题聊一段,一会儿又分头去读书中的一些句段,开启新的一个话题,不知不觉间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于是,我们又围绕着四月要读的书聊了一会儿,接着又商定了五月以后要读的书,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一看天气还不错,于是又一起到公园里转了一圈才各自回家。
分手以后,大家还意犹未尽,又在群里继续聊。一个小伙伴发了一张自己在地铁上读书的照片,开心地汇报邻座也在读书,言语间充满了一个学习者的骄傲;一个小伙伴说在等待洗车的间隙捧着新书正阅读;一个小伙伴感慨说大家一起读书真好,可以互相督促,互相激励……大家都对我们的共读充满了期待。
我也感觉这样的方式挺好的。大家选定共读书籍,平时各自阅读,每周日晚上在群里接龙阅读进度,一个月读完一本书后,线下交流一次,彼此交流阅读收获。当阅读还没有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惰性,有这么几个朋友一起读,能够互相促进,读起来就有动力,每月一次的线下交流,又能分享各自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实现思维的碰撞,推动彼此的理解,从而让自己的阅读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真好!
不过,下次的线下交流,我还要做两件事情,一件是让每一个人朗读一段文字,另一件是事先准备两个主题,让大家围绕主题进行交流,使我们的读书更有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