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开启民国奇女子的八卦之旅-林徽因(二)

开启民国奇女子的八卦之旅-林徽因(二)

作者: 大妈讲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09:54 被阅读0次

书接前文。

上回我们介绍了林徽因小姐的家庭背景,今天来说一说她的成长过程。

我以为女人的生平基本可以分为几个时间段来写:1)结婚前;2)结婚后生娃前;3)结婚后生娃后;4)娃上学前;5)娃上学后;6)娃结婚前;7)娃结婚后有娃前;8)娃结婚后有娃后......死。听起来挺绕口的,不过不只是女人,身边大多数人的生活还真就是这样,挺悲哀的。

综合考虑林小姐的成长历程,分为两个部分吧,第一阶段是25岁前,也就是结婚后生娃前。第二阶段是25岁后,结婚后生娃后。其余一些生平琐事就不浪费笔墨了,读者自己体会吧。肯定少不了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也少不了家长里短、争风吃醋。当然也有可能因为辅导小孩作业而怒火攻心,因为丈夫晚归而絮絮叨叨。总之,原本你以为高不可攀的,其实都是平凡人。

依旧一张图。

                                                              林徽因25岁前纪事图

1904年6月10日,杭州应该开始要闷热了,林徽因呱呱坠地。这是林家的第一个孩子,虽然是女孩,但是也应该得到了不少的疼爱。

可惜的是她母亲何雪媛之后生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没有活下来,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何雪媛在丈夫面前渐渐失宠。我猜测林徽因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特别是她越聪明伶俐,父亲可能就越会暗暗感叹“你要是个男孩该多好”。

我想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或多或少也促使林徽因在那个年代,成为更加独立的女性。

1912年,林徽因8岁,跟父亲移居上海。父亲林长民又娶了老婆,上海妹妹程桂林。大城市的姑娘,有没有文化不说,起码见多识广,待人接物,卖弄风情,岂是一个小镇姑娘能比的,于是林徽因的母亲彻底失宠。

小贴士

这一年,林徽因未来的丈夫,梁思成11岁,从日本回国。

梁思成出生于日本,回国于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结束,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他爹梁启超,如果大家还记得话,上一篇文章介绍过,康有为和梁启超一起创业,搞了一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后来创业失败,死了6个,史称“戊戌六君子”。梁启超跑路到日本,直到清王朝结束了,才带儿子梁思成回国。

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可以梳理出同时进行的几条线,感觉人生好奇妙!

1916年,林徽因12岁,从上海来到北京。

1919年,林徽因15岁,风华正茂,也许某一官场聚会,也许熟人引荐,林徽因认识了梁思成,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这一年梁思成18岁。

1920年,林徽因16岁,跟随父亲游历欧洲,羡慕啊,初中毕业就可以出国游学。游历在英国时,她认识了徐志摩,另外一个男主角出场了。这一年徐志摩23岁。

徐志摩23岁,不过已婚5年。有一个2岁小孩,媳妇张幼仪(20岁)一个人在国内带孩子。喜新厌旧的男人呐。

小贴士

1920年,23岁的徐志摩认识了16岁的林徽因。老徐同志算是情场老手了,一个人在国外,寂寞难耐也是情有可原。林徽因情窦初开,遇到风花雪月的老徐,坠入情网也在情理。我以为才子佳人,干材烈火,一拍即合。当然这里面如果真有爱情的成分,我也相信。

1920年,徐志摩通过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介绍,认识了高斯华绥·狄更生,通过高斯华绥·狄更生的介绍,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剑桥大学)皇家学院。

1928年,徐志摩写了脍炙人口的诗歌《再别康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

浪漫主义诗人,绝对浪。

本章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启民国奇女子的八卦之旅-林徽因(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zk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