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华夏依旧是华夏,江湖从此不江湖

华夏依旧是华夏,江湖从此不江湖

作者: Goofy_c39d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23:09 被阅读0次

        华夏依旧是华夏 江湖从此不江湖

                ——谨以此文,纪念查良镛先生

    题记: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会留下印记,有些人只能用子孙来证明,所以三代之后便烟消云散,有些人却用思想来铭刻,所以活在千千万万人的脑海中。

    2018年10月30日,金庸,这位享誉华夏的武林盟主,这位武侠文学这一文学派别的巅峰者,告别了那个诞生于他笔下,却活在千千万万读者梦中的江湖。

    华夏是属于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的华夏,江湖却是独属于金庸的江湖,武侠小说作者很多,但从没有一个人的作品,能像金庸的小说一般人尽皆知,雅俗共赏。

    “武侠”这个词,直至清末还未出现。但“武”“侠”这个词一旦分开,就出现的比较早了,《韩非子.五蠹篇》云: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蠹”者,原意为蛀虫,而“侠”,亦属“五蠹”中“带剑者”。在法家圣人眼中,侠者,社会蛀虫也,是一种以暴力谋取利益,用犯法来得到地位的人。历史地位与现在的黑社会、地痞流氓差不多,在文学史上也处于一种带有被批判、被漠视色彩的边缘形象,地位等同于妓女、小偷、盗贼等。最高光时,可能就是李白笔下的《侠客行》。

    故而在古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武侠”角色并不多,直至进入19世纪,1903年,梁启超在报刊评论《水浒》之时,首次使用“武侠”一词。在民国年间,带有武侠小说性质的文学作品开始萌芽,但当时都归类为:“义侠”“侠义”等明目,虽有了武侠小说的文学设定,但情节角色都干瘪苍白,世界观狭小且个人主义泛滥,主题流于表面或是披羊头卖狗肉以情色情节吸引眼球等,故此类文学不等大雅之堂,不被主流文学所接纳,不能算真正“武侠小说”之类。

    真正“武侠小说”的兴起与巅峰,是由金庸将武侠的范畴扩大之后,正所谓:“侠之大也,为国为民”。金庸先生于1999年在《新青年报》寄语青年之话,全面概括了真正的武侠小说所具有的品质和巅峰时期所保持的武侠世界观。也就是说,在金庸之前所有的侠义小说那种干瘪狭小的文学世界观成功的被金庸所改造,将武与侠引入朝堂、纳入民族,为正统文学所接纳。所以才有后来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风靡华人世界,而后,包括古龙、温瑞安、梁羽生等大师的武侠小说,都基于被金庸改造后的武侠世界观而存。乃至现在,网络文学的盛行,低武、高武、仙侠、玄幻等网络文学类别的出现,都是站在金庸武侠这一巨人肩膀上的文学延展。所以从文学的本质来讲,金庸对武侠小说这一种文学题材来讲,与其说是质层面的改造和升华,不如说是一种再创造。

    金庸给所有的男孩创造了一个美梦,在这个美梦里,悬壶济世、锄强扶弱、白马银枪、仗剑天涯这些文学名词,才会如此的接近每一个做着大侠梦的孩童!那些每一个孩子手里都紧攥过的木刀棍棒,与其说是武侠小说的影响,不如说是金庸江湖的一种折射。

    金庸,一个写出了武侠小说的作家,一个创造了无数人脑中江湖梦的文学大师,一个夯实了新文学行业发展基础的奠基者。

    江湖依然是江湖,却不再是金庸的江湖。

    谨以此文纪念金庸先生。

    高飞 2018年10月30日夜

    华夏依旧是华夏,江湖从此不江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华夏依旧是华夏,江湖从此不江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zn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