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普通的农村男青年,虽然没有念过多少书,但却一直有一个文学梦。
我永远都记得,那一年,我正在读初二下学期。
课间休息时,班主任把我叫到了办公室,问我学费什么时候能够交齐。
我低头不语,不知该如何回答,当时办公室坐满了其他老师,都向我投来同情的目光。
那种感觉已刻在我骨子里,这辈子都无法删除,就像自己被扒光了一样,站那里无地自容。
那已经是本学期第四次被班主任催学费了,“下周你再不能把学费交齐你就不要来上学了”,班主任无奈地对我说。
我当时强忍着泪水,走出了办公室,我没有再回到教室,而是直接出了校园向家的方向走去。
我不是回家要学费,我知道要了也是没有,就一个人在回家的山间小路旁坐了一天,那是我人生中最孤独的一天。
小路两旁的山丘上竖满了墓碑,但我一点都没感到害怕,因为这是我经常走过的路。
从家去往学校有两条路,这条山间小路就是其中一条,几乎没人走;另外有一条大路则稍远,但可以乘车去学校,需2元车费。
父母也有给我车费,但我还是选择走那条满是墓碑的乡间小路上下学,只为省下车费帮父母减轻负担,但从未让父母知道。
那天,我在心里早已做好了打算,准备回家告诉父母我不想再念书了,我要出去打工挣钱。那一年我14岁。
我家兄妹三人,在我们那算是孩子最多的家庭,父母都是务农的,那是个收入不高但学费巨贵的年代。
或许,那种感觉只有80后才能够深切地体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