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目前的理解里,自傲与自负、自谦与自卑,其间的分界点在于,是否有产生“矛头”。
自傲与自负这对词中,矛头指向他人或外界;自谦与自卑这对词中,矛头指向自己。
*
自傲与自谦,在内核上是一致的,只是出现的情境不同。
在自己更胜一筹之处,自傲油然而生,这是对自己的认可,进而更加坚定自己。
在自己无法应对或是有所欠缺之处,由于自谦,遂欣然承认,谦虚求教。
在现实中,可能在处理同一件事情中,也会有两者同时出现。因为在应对时,往往有自己处理得当之处,也有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
自傲和自谦背后,是一个人对自己客观且清晰的认知;
是一个人平和地看待自己的优劣,不因为自己有时胜过他人而沾沾自喜,转而看不起他人(自负),也不因自己有时逊色于他人而恼羞成怒,贬低和否定自己(自卑);
也是一个人坚守自我的同时,时刻保持敞开与接纳,灵活地吸纳、调整以及进行自我的迭代更新。
*
而自负与自卑,都有些封闭的色彩。
自负者只信自己的理解与判断,盖棺定论,不给他人表达的余地,也不给自己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机会。
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将某个人某件事归入自己已经形成的一套逻辑中,觉得不过如此,于是不再去更深入地了解他人和事物,更看不到他人和事物是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中的。
比如,有人喜欢上一个人,是因为他所以为的对方的形象令自己心动,而后来又因为他所以为的对方的形象在一些事件中破灭了,所以选择分手。这个人从始至终,或许都没有看到对方真正的模样。
比如,看到孩子或另一半的一些问题,就下结论说:“你这样下去不行,你这样下去一辈子就完了!” 这何尝不是一种自负呢?
自卑者亦封闭自己,只相信外界的批判和否定,只相信内心对自己的否定,却看不到自己真正的存在,看不到自己所处的客观的局限性以及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就算有人肯定自己,也在心里选择不相信,觉得对方是在安慰自己。
*
不过,上述所说的,更倾向于认知或价值观层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产生自负与自卑。
我们都会有固步自封的时候,有时是因为某个阶段自己处于低谷,状态不好,有时是在面对某些特定的事件和场合的时候。
这些情况可能更多是在情绪或思绪的层面,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比如昨天,我的一个朋友在群里分享自己最近遇到的一些困境,我看到后觉得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也给不出建议,但另一位朋友很快就可以给出很多应对的思路和方法。
后面我调整心态,觉得一方面,我可以从中学习应对类似情况的思路,另一方面,如果真的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境况,我可以试着向这位朋友求助。
再比如在某方面取得一些成就时,从情绪的层面,肯定是开心的,好胜心也得到了满足,也免不了会觉得自己比某些人做得好而觉得扬眉吐气。
这或许有些自负的意味了,但也确实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也不能免俗。不过,这可能并不会波动到价值观与认知层面。
*
情绪和思绪层面的波动让我们更加生动、更加鲜活,但认知层面的自傲与自谦,才是我们不断对自我进行统合和迭代更新的重要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