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学问》——这个社会太焦虑

《小学问》——这个社会太焦虑

作者: 一可papa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09:01 被阅读0次

 

忘了是出于怎样的契机读了《小学问》这本书,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它的一些观点特别值得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问》这本书呢,它叫自己小学问,就是区别于我们之前学习“大学问”时那种知识框架,它不从理论框架或者学科系统出发,而是以说话的语气,跟我们讲述或者说传达它对于人生中几个重要事情的看法。它对于自己的目的描述也很简单,就是聊天。它讲述它认为重要的,我们读到自己想要的。于是,皆大欢喜。

那么,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关于书中我比较感兴趣的观点以及相关的一些思考,可以归纳为几个关键词:焦虑、学习、职场、自律。当然这几个关键词是相互关联的,只不过我将其提出来便于更清晰明了的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焦虑

焦虑这个词,贯穿这本书的始终。我们会因为各种事情而焦虑,比如前途迷茫,比如在学习时,比如在职场中,比如,在自我要求进步的时候。对此,我觉得书里有一句话总结的很好“当一个人已经不满足廉价、肤浅的快乐,但又尚不足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可、不知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时,就会感到巨大的矛盾和焦虑。”焦虑是我们不满足于浅层的快感转而追求高层次的意义感所必须承受的代价。

所以说呢,焦虑并不是一件坏事,只不过是上进心折磨人的体现。在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她会陪伴我们终生。而这本书的目的,也并非帮助我们消除焦虑,而是帮助我们更好的与焦虑同行。

既然我们会焦虑,说明我们内心是追求进步的,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的。

所以,当我们感到焦虑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认识焦虑,把焦虑这种情境拆解一下:我们此刻状态的缘由是什么?抵抗还是接受?手头有什么资源?是否可以求助?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分别是什么?怎样开始?当我们开始拆解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不再沉陷于焦虑而是分析焦虑并以焦虑为动力迈出自身成长的步伐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学习

书中提到的关于学习的一些观点我认为也特别适合工作中的我们。讲到关于学习认知和知识体系的区别。传统的知识体系和我们的认知过程其实是颠倒的。一般来说,我们在工作中,往往是遇到困难、有了焦虑,于是想办法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问题驱动认知的过程。而我们的专业书籍,基本上是本着严谨的态度,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展开论述,你不学到最后,你都基本搞不懂你所学知识的应用。

书里举了个例子很好玩但很形象“写书的人明明心里想着小鸡炖蘑菇,却必须从动物学和植物学开始讲,等你毕业好多年才意识到,原来最开始讲的就是食材和调料。”

所以,对于现在的我们,不妨带着问题去学习,最终形成一套实用的知识体系。

就这一点而言,我感觉工作之后就特别符合。工作与在学校里不同,工作是细化知识并将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过程。工作之后再学习的时候,往往印象最深刻的是碰到问题的时候。学习跟这个问题有关的知识点,把这个点放到系统中、放到框架里,然后去串联起一堆的知识点,然后,如果有了一个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就是获得感,就是学习的最佳状态。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场景、这样的获得感穿起来,就组成了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这个时候,再从一而终去渲染一个丰满的知识体系,才能创建自己的实用型知识体系。

而这,也是我读完这本书后,对自己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职场

提起职场,工资二字就绕不过去。当然,抱怨工资太低的人常有,觉得自己工资太高的人不常见。

对于工资,书中一个思路不仅值得我们思考,更值得我们去对照,去挖掘自己。“如果有机会让你证明自己的价值,你要从那些角度、用什么方法去论证,自己到底值多少钱?如果要给自己增值,又要通过哪些方面去努力?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斤两,不知道自己的出路,不知道自己挣得是哪份钱,谁又帮得了你?”读到此处,振聋发聩。

书中把一个职场人士所付出的劳动分为四类——体力劳动、脑力劳动、风险劳动和情绪劳动。明白自己所付出的是什么劳动,也就明白了自己的价值。思考自己可以付出的劳动,也就清楚了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

举个例子,不管哪一类职场环境,领导的待遇都不会差。那作为领导,付出更多的是风险劳动。没有愿赌服输的魄力,就不适合杀伐果断的领导岗位;领导选人用人,就是一种风险劳动;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做确定的决策,在压力和焦虑面前保持冷静,这就是风险劳动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像是销售经理、服务员、客服代表等等,他们所付出的更多的则是情绪劳动。

之所以说更多的是什么劳动,是因为,每个岗位、工种,都不是付出某一类型单独的劳动,而是多个类型劳动的融合。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来认清我们现在的工作,明白它主要创造什么价值;同时,我们也就能根据自身特长和工作需要,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一个人的工作能力,绝不是某一个单独指标的考量,而是一个人能否把目标事情做好的综合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自律

为什么自律让我感触深呢?因为,坚持几次就放弃的健身、定了计划后仅仅三天的热度、学习两天之后自我的放纵,所有的这些,每次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太缺少“自律”的品质。

然而,读完这本书,我的思路改变了。

自律是一项优秀品质,不错。但绝不是因为你是一个自律的人,你才去正确做事,而是你先做正确的事,才会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我们不自律,最根本的原因并非我们太缺乏自控力,而是我们内心深处缺乏动力。如果不分析自己的心理动机而去通过外在的手段锻炼自己的自控力,其实是选错了路。举个例子,你我并不是缺乏自律才无法坚持背单词学英语,而是我们内心根本就不那么想要背单词学英语,所以才会不自律。强化自己的欲望,找到内心真正的驱动力,自律自然而然变成一个结果。

想一下,我究竟喜欢什么?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最渴望的是什么?我最恐惧的是什么?未来一年我希望自己处于什么生活状态?三年之后我希望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通过不断的去挖掘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把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给自己看看,向着自己内心的渴望迈出一小步。把自己最强的能力,投入到最渴望的事情上,这一小步就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有成就感就会喜欢,喜欢就会坚持,坚持,就是自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呢就是我主要跟大家分享的几个点,分别是关于焦虑、学习、职场和自律。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带着自己不同的问题去读这本书,如果书里的某一句话让你豁然开朗,觉得“诶,这个角度不错啊”,那我想不管对于作者,还是对于读者的你我,都是一件幸福的事。

相关文章

  • 《小学问》——这个社会太焦虑

    忘了是出于怎样的契机读了《小学问》这本书,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它的一些观点特别值得与大家分享。 _________...

  • 《这个社会太匆忙》

    童年时,我曾希望自己拥有魔法像魔女琪琪那般坐在扫帚上飞向心之所向的地方…后来,我们便都不再拥有幼时那...

  • 这个社会太需要沉淀

    社会太浮躁,即使大家口中的比较安逸的工作都显得如此浮躁。晚上和三个同事一起吃饭,没有想到的是四个大男人居然在感慨最...

  • 焦虑?学着转变

    焦虑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感受:没有学习,焦虑;没有锻炼,焦虑;没有进步,焦虑;没有努力,焦虑;甚至因为太清...

  • 这个社会谁不焦虑呢

    文/黄金艾琳 这两天在听尚德的理财课,除了增加了很多对理财的认识外,还是感觉理财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时间的投入,多钻研...

  • 外圆内方

    人有时候不能太刚了,刚则易断。社会是个大染缸,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在这个社会,生活其实是门学问,是门艺术,人必须...

  • 这个小正太

    大眼睛,小嘴巴,“刺”起来的头发—— 老实说,这个一年多前诞生的小正太(表弟)带来了很多惊喜。 一岁的时候,...

  • 你其实很美

    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又谈起了容貌焦虑的这个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比较值得探讨的。是真的,这个社会对女生的要求太...

  • 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太现实!

    最近迷上了看奇葩说,节目里从主持人到嘉宾再到选手,个个都是人才,个个都是奇葩!或许在以前被人说奇葩大多数它是个贬义...

  • 我们这个社会太浮躁了

    我们这个社会太浮躁了,每个人关注焦点的都是如何能快速成功。原本是写作分享的平台,却充斥着“通过写作我月入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问》——这个社会太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ld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