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安四年秋,
润州城外二十里,一片荒凉的草场。
不远处,立着一个孤零零的坟头。
坟显然是新的,无碑。
坟前三柱香,一碗酒,还有三个披麻带孝跪在地上的青年男子,正放声痛哭!
其时,秋风四起,杂草弋动,满目萧瑟。
那三人的哭声甚为凄惨,却又含了无穷的愤恨。顿时,旷野之中充满了泣声,草木也悲。
良久,三人哭罢。
中间的一位稍年长的男子一字一顿道:
“老二,老三。”声音显然已嘶哑,“主人的仇我们一定要报!”
“对!”另外两个齐声道,言语之间无限仇恨,“誓杀孙策狗贼!”
话未毕,突然,从三人身后传来一阵大笑。
煞那间,三人脸色突变,腾得站了起来,转过身,手不由自主握紧了身侧的宝剑,心中均道:怎得糊涂,忘记提防来人。倘若来者不善,也只有拼了!
“在下冒昧来此,打搅了。”身后那人道。
三人定睛一看,眼前只立着一位书生打扮的青袍的男子,气定神闲,满脸红光。三人大感意外,不由愣了一愣。
“三位侠士这可是要学那豫让吗?”那人缓缓道,“三位精神可嘉,在下佩服得紧,只是…”
三人听得前半句,明白此人已得知了自己的计划,剑已慢慢出鞘;再听得后半句,好像对方并没有敌意,手又停了下来。
“只是…三位武艺虽高,却如何可以近得了孙策之身?即便近得了他身,却又如何抵得过他手下二十位武艺高强的贴身护卫?更何况,孙伯符又岂是等闲之辈,会束手待毙?区区言不中听,三位恕在下直言了。”那人语速渐快,言语之间竟然咄咄逼人。
六只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的盯着这位青袍男子,眼光中顿然少了几分愤恨,却多了几分忧虑无奈…
“三位侠士如若执意要去,只怕不但报不了你家主人之仇,反倒误了各位有用之身。只凭一时义气,恐怕连孙策的面也未必见到,就…咳,在下多言了。”那人续道。
三人听罢此言,头上汗珠不禁涔涔而下;一阵冷风吹来,不由得都打了个寒噤。突然,三人之中年长者“砰”的跪在青袍男子面前,朗声道:
“多谢高人指点,我等皆是乡野粗人,不识得好歹。只知主人生前待我等甚厚,他老人家却遭孙策狗贼惨害。适才听高人所言,虽知此行甚是艰难,但我等定要以死向报,舍却这身臭皮囊又什么可惜。只是望高人指点,我等感激不尽,此生无以为报,来世甘为犬马!”
老大言之甚切,另二人也慌忙跪倒,齐道:“望高人指点!”接着,三人便忙不迭得磕头!
这时,那青袍男子嘴角露出一丝难以让人察觉的笑,喃喃道:“可惜呀,可惜呀。”接着又道:
“难得见到世间有如此忠义的侠士。好吧,在下就成全了各位…“那人顿了一顿,”三日后,孙伯符将去西山会猎,身边并无护卫,三位事先伏于林中,到时自有机会行事。
“这是一个锦囊,内有详细的行刺计划和西山地形图,诸位可依计行事!”言讫,那人把一个锦囊扔在三人面前,随即扬长而去!
三人怎么也没有料到会这样的变故,仿佛眼前这人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当真是仙人下凡帮助自己吗?三人愣了许久,等回过神,猛抬头时,发现那青袍男子早已不知去向。
这时,那老大倒提了一口气,向远处大声喊道:“敢问恩公大名?为何要助我等?”
传回来的,只有阵阵秋风,似乎还夹杂着那人的朗朗笑声。。。
**************************
九月十二,秋高气爽。
丹徒西山狩猎场,一支人马正准备会猎于此。
军正中一匹高头大马,马上端坐一位青年将军,但见此人身材魁梧,雄健非凡,眉宇之间俨然透出一股傲气,正是江东“小霸王”孙策!
有文武官员数十人,皆轻甲便装,持缰立于孙策左右。
这时,孙策侧头问身旁一位中年将军:“程将军,我望此山颇有帝王之气,不知可有何典故?”
“末将乃一介武夫,对此山来历虽有耳闻,但知之甚少,这恐怕要请教张长史了。”答话的这位国字脸,中气十足,正是程普将军。
“哦,子布?”孙策微微一笑,把头转向另一边,看着身旁一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
张长史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说道:“主公所言极是,此山确有来历。
“相传此山是乃女娲娘娘补天所遗之石而成,数千年来紫云环绕,颇有帝王之气。后秦朝始皇帝出访,途径此地,见此山瑞气成祥,道于己不利,便将这“瑞”字去了“王”边,再用一‘口’字封了这半个‘瑞’字,遂以‘圌山’为此山冠名。到了汉初,此山又被更名为‘西山’了!”
“哈哈,秦始皇实在可笑之极,如何改了山名就能封住了这祥瑞之像。所谓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秦始皇不明此理,难怪其儿孙丢了江山。”说话的不是孙策,却是孙策身后一位少年。孙策回过头用颇具赞赏的眼光看看那位少年,道:“说得好,仲谋!”他心中暗想:二弟虽年幼,但才能见识均胜我十倍,日后足当大任!
片刻之后,孙策把狩猎之事安排妥当,遂对弟孙权道:“仲谋,你随韩将军去南坡,多用心打些獐儿鹿儿的。” 最后,他又回头对身边一位穿青袍的官员道,“你就守在此处,以逸待劳,等猎物被赶至此,一网打尽,如何?” “遵命!”那人微微一笑答道。他突然想起了什么,随即道:“主公可要带些人马同去,以免…” “哈哈…你多虑了,一两只老虎豹子恐怕还不在我孙伯符的眼里。” “那请主公带上此剑,以应不时之需。” 孙策不便再推辞,接过那人的配剑,感激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还是你心思慎密,处处为我着想呀!好,我这就去了…”言毕,孙策骑着那匹颇为雄骏的战马消失在密林深处…
“我这就去了…”年少的孙权隐隐觉得兄长此去有些不对,却又是一种说不来的感觉。 秋风之中,山头之上,只剩下一位青袍官员及手下一群军士。
*************************8
半个时辰过去了…
一个时辰过去了…
在北坡打猎的程普将军突然听到树林深处传来一阵打斗声,还夹杂着一个人喊叫声,好像正是主公孙策的声音。程普连忙带着手下,直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飞驰而去。
众人赶到现场,见到眼前的一切,无不为之惊骇!
孙策的那匹坐骑卧倒在地上,已经没了两只蹄子,正不停的哀嘶着。地上乱丢了几支箭,还有一柄宝剑,但剑身竟与剑靶脱离。
只见孙策披头散发,满脸是血,形容甚是恐怖。他身上中了三支箭,黑血从伤口汩汩而出,显然那箭上是喂了毒的。孙策死死睁着那血红的双眼,里面充满了野蛮和疯狂,仿佛是一头被激怒的雄狮。
三个士卒打扮的彪形大汉正围住孙策厮杀。孙策手中并无器械,空手死战。那三个人武艺虽远不及对手,但他们早已是至生死于度外,拼了自己性命不要,也要至孙策于死地!
其中一人颇为凶悍,身受重伤,仍然死死抱住孙策的腿,另二人正举枪向孙策猛搠。
程普见此情形,高叫一声,手下兵士便一涌而上。此时,韩当,黄盖,吕范,张昭,虞翻,华歆等众人也纷纷赶到,前来相救。
众兵士乱刀齐砍在三人身上。三人居然毫不畏惧,依旧直扑孙策而去。孙策负痛,大吼一声:“汝等何人?为何害我?”
“我等是许贡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此刻,三人皆被众兵士团团围住,身受重伤,眼见必活不了。
就在三人倒下的那一刻,他们透过重重人群,竟然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庞…
****************************
十一月初三
吴会城,孙策官邸
虽是江南,却已是寒风阵阵,冷雪纷纷。
面容憔悴的孙策正卧在病榻之上,向江东文武交待最后的遗言。讲完一番话后,他不由停了一下,喘了一口气。眼前的孙策形容瘦损,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神采飞扬,让人不忍一睹。
孙策把孙权叫道榻前,取出印绶交与孙权,缓缓道:“弟才胜吾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我这就去了…”言讫,一代豪杰瞑目而逝,年止二十六岁。
孙策即死,孙权与策母哭倒于床前,众官员面带沉色的缓缓退出房间…
这时,却有一位身穿青袍的官员嘴角露出一丝难以让人察觉的笑,喃喃自语道:“可惜呀,可惜呀。”
<完>
-----------------------------------------------------------------------------------
请大家顺便读读原著中的这一段。
孙策求为大司马,曹操不许。……于是吴郡太守许贡,乃暗遣使赴许都上书于曹操。……使者赍书渡江,被防江将士所获,解赴孙策处。策观书大怒,斩其使,遣人假意请许贡议事。贡至,策出书示之,叱曰:“汝欲送我于死地耶!”命武士绞杀之。贡家属皆逃散。有家客三人,欲为许贡报仇,恨无其便。一日,孙策引军会猎于丹徒之西山,……只见树林之内有三个人持枪带弓面立。策勒马问曰:“汝等何人?”答曰:“乃韩当军士也。在此射鹿。”策方举辔欲行,一人拈枪望策左腿便刺。策大惊,急取佩剑从马上砍去,剑刃忽坠,止存剑靶在手。一人早拈弓搭箭射来,正中孙策面颊。策就拔面上箭,取弓回射放箭之人,应弦面倒。那二人举枪向孙策乱搠,大叫曰:“我等是许贡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策别无器械,只以弓拒之,且拒且走。二人死战不退。策身被数枪,马亦带伤。正危急之时,程普引数人至。孙策大叫:“杀贼!“程普引众齐上,将许贡家客砍为肉泥。……后人有诗赞许家三客曰:“孙郎智勇冠江湄,射猎山中受困危。许客三人能死义,杀身豫让未为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