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杂七杂八,看四集《繁花》

杂七杂八,看四集《繁花》

作者: 洋中瓶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1-04 01:19 被阅读0次

    最近关于电视剧《繁花》的花边新闻和短视频,简直是铺天盖地,这就是所谓的“造势”吧?短视频上有好些用沪语发表的评论或引申发挥的沪语段子,还都挺精彩的,觉得看不看这个电视剧,都没能逃出《繁花》潮的冲击。

    先给我推荐这个电视剧剧评,推荐好些说上海话段子的,不是上海人,而是我的湖南女友。她好像一直对上海话很有兴趣,之前就给我过一个上海爸爸催儿子做作业的视频,说她常看,内容发噱。《繁花》一开,她给的段子就更集中在上海话这个话题上了。我倒不好意思她总说关于上海话的事,就问她,湖南话一样有方言独特的表达吧,就是普通话够不到的那些弯弯绕词汇,有没有那类视频呢?她说:

    湖南话种类繁多,我老家常德话跟四川话差不多。长沙话是另外一个语系,跟常德话完全不一样,我父母后来工作的地方益阳,就属于长沙话语系。我父亲不允许小孩子在家里说长沙话,而在学校必须说长沙话,导致我们家三兄妹都没有地道的家乡话。我自己的心理是,总在学说话的路上,生怕不会说当地话而被抛弃。所以,对于语言没有你那么敏感,觉得会说就很好了[呲牙]。

    顺便说一下,女友说的话清晰易懂,但一听就是南方口音,因为长期在北京工作,已经夹带了不少南腔“京”韵。你基本听得出她是南方人,但是听不出是南方哪里的人,一度我以为她是闽南腔呢。有次她在上海跟我一起逛街,我俩跟摊主讨价还价,一人一句时,我也说两句本地话,不过那摊主似乎没搞明白我俩谁是谁。趁我不在时摊主对女友说:“阿拉好商量,侬上海人勿要帮外地人斩我呀!”,当她上海人,当我外地人了,为这个,女友笑了我很久很久,笑我土出了上海。其实是她的南方普通话,和我字正腔圆的北方话让摊主误判的,当然我的样子也是有点土。

    湖南女友的英语也是带某种口音的。她在英国读过书,后来在德国参加博士答辩用英语,有同胞指她发音不地道,她不服气,说自己是牛津英语。我英语一塌糊涂,分不清英语的高下,但知道她英语流利。有次我俩搭大巴去罗马,她用“牛津英语”和一个把座位往后调了又调的俄罗斯老头吵了一架,这一架吵下来,旅游车上的德国小青年全围坐过来崇拜我们了。我以此判断:她的英语确实“牛津”,同时一听就是非母语。她说自己“总在学话的路上”很准确,而且我估计以她的关注热情,她就快会说上海话了。

    星星同学多年前推荐我看小说《繁花》,我看下来,觉得头昏眼花。知道这书很受好评,也得了茅盾文学奖,可我这副脾胃不受补,看下来觉得很累(读《繁花》)。现在《繁花》出版后这么多年不但没有沉寂,反而再次火爆,此书应当有我看不懂的质地在,也许电视剧真能帮我读懂《繁花》?

    我对星星说:记得书里面有些方言落字很漂亮,故事却不太抓人,有些像是给了一幅一幅的速写,都记录了那时代的场景,人物和对话也是每幅都对头,但只集中于自己,没有连贯的剧情。如果电视剧让故事形象化了,我倒是期待的。

    说到沪语电视剧,记得我看过的第一部沪语电视剧叫《孽债》,是1994年拍摄的20集电视剧,根据作家叶辛的同名小说改编。描述五个孩子从云南西双版纳到上海寻找自己亲生父母——多年前返回上海的知识青年的经历。上海知情插队落户时生下孩子,后来回城却都没想带孩子一起回沪,到孩子来上海寻亲,也并不是骨肉团聚皆大欢喜那种剧情……。那个电视剧用方言老老实实的,很呼应剧情。或许是故事与演员,还有故事发生时间和播出的时代都相差不远的缘故吧。

    凑巧,我堂兄这两天也给我发来了电视剧《繁花》的链接。本来我在网上找这个电视剧没找到,却找到个《繁花之路》,看了几集,还挺有趣的,现代人演现代事,很让我开眼。正想继续呢,真正的《繁花》闯来了,那《繁花之路》就先让路吧。

    看了四集《繁花》,却又有点看不下去了,对星星说:

    看了四集,觉得索然,这些人有商场表现,却没人的个性。我现在喜欢看的小说大概一定要有描写一个人的个性,和个性发展史的。前一段听完《安娜 卡列尼娜》,那个里面个性就写得好,尤其是对列文和吉利这一对不是主角的主角,还有对他们周边亲朋们的描写,感觉就是走进了那些地主和爵爷们的家庭。托尔斯泰写女性的众生相和心理纹路,写男人的内驱力和温饱满足后思考人生意义的那些思路,即便隔着民族,隔着时代看,都那么叫人信服。

    你看:写那个我生活了20年的上海的书和剧,我看不懂;200年前的外国人写他们民族的生活事,我却看得好像走进了故事。这是咋说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七杂八,看四集《繁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mv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