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重阳节,祝天下所有老人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我是个很重视节日的人,经常有人问我:总是看你朋友圈发这个节那个节的,你们家到底每年要过多少节啊!我总是哈哈大笑:不过节,哪来的仪式感呢?哪来的机会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呢?
可是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居然开始重视起了重阳节。
小时候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只觉得不过就是思念家乡和父母兄弟罢了,再说了,孝敬父母有父亲母亲节,家人团聚有中秋节除夕节,重阳节有啥好过的?我从来没意识到重阳节的真正含义,直到最近几年,重阳节像是突然出现在了我生命里,我不记得我经历了什么,但就是突然开始对重阳节有了特别的感触。
去年重阳节,我带家人去爬紫金山,一路上,7岁的女儿蹦蹦跳跳地冲在最前面,而父母却哼哧哼哧地落在了后面,我们不得不停下来等他们,免得很快就看不见人了。好不容易到了天文台,女儿还想往山顶爬,可父母却摆了摆手放弃了,让我们去爬,他们在原地等我们。
还依稀记得2013年全家去爬中山陵的时候,父母不仅自己爬得飞快,还能抱着当时的一岁多的女儿一起爬,如今女儿身高已经超过了他们的肩膀,而他们却步履阑珊垂垂老矣,一切仿佛就是一夜之间的事。
从小到大,我总是和父母各种抗争,为他们逼我吃饭抗争,为他们操心我学习的事抗争,为他们不许我看电视抗争,为他们干涉我的婚姻抗争,为教育女儿过程中的不同理念抗争,为钱为工作为生活习惯为一切不同的观念抗争,我明知道他们等我的那句“谢谢”,却倔强地想听他们的那句“对不起”。虽然我早就用行动表示了我对他们的孝心,可就是不肯低头去服软,我习惯了他们每次冷战后的主动示好。我因为怕起冲突,最近几年越来越少地跟他们讲话。
直到有一天,父亲用讨好的语气问我能不能买点牛奶,看他踌躇犹豫的样子,我突然鼻子发酸,我曾经像大山一样高大挺拔的父亲啊,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如此羸弱卑微!那个每天背我回家的父亲;那个因为我跟母亲顶嘴,把我拎到门外的父亲;那个因为送我上了私家车去学校,担心是黑车,又骑自行车跟在汽车后面追了三十公里的父亲;那个高考前骑自行车几十公里给我送熬了一天的鸡汤,却被模考没考好的我大骂一通,又默默转头带回去的父亲;那个送我去西安不舍得买卧铺,铺了报纸在过道睡了一夜的父亲,怎么就变成了如今这样了?
父母老得越来越快,可我总以为自己还是当年那个孩子,可以任性安心地被他们呵护一辈子。
我曾经埋怨父母总是干涉我太多,可我后来才发现,他们只是想确认我是是不是真的长大了,是不是足够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不是足够坚定地坚持自己的选择,是不是真的能让他们放心地放手。
我曾经把父母对我的好当作理所应当,而我回报的物质条件也让我心安理得,可是后来我才发现,我缺少的是感恩,我把他们对我的养育当成赡养他们的交易条件,所以我总是表现得冷漠。
我曾经无比怨恨他们对我童年成长的忽视,可我如今又何尝不是对他们的老去不够重视,我总是指责他们没有给我足够多,我又何尝不是吝啬对他们的给予,把孝顺当成对他们的恩赐,而不是当作自己应该做的事。
上次朋友跟我提起,父亲离世一年多才后悔自己有那么多“应该”没有去做,子欲养而亲不待,自己成长的速度没有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是世界上最深切的悲痛,而我们努力的意义,知识储备、认知能力、人脉圈子、金钱实力,甚至所在城市、交通工具都会决定父母能不能活得更久。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也许看到父母鬓边的白发,你不会意识到他们老了,可是当他们越来越多的事情都来问你,当他们需要你出面去处理人际关系,当他们在医院需要你服侍,去饭店需要你点菜,走路需要你故意放慢脚步的时候,你终于意识到,父母老了,而你成了他们的主心骨,可你真的足够强大到成为他们的依靠了吗?
愿我们成长的速度,能赶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让他们都能有个快乐的晚年,就像我们当年都希望有个快乐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