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用微信读书读完了《易中天中华史:祖先》,神话故事的确讲得很精彩,逻辑推理大部分都看上去很有逻辑,看完之后不仅让人莞尔,对我们的祖先的来历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不得不佩服易教授,实在是太幽默风趣了,甚至不时流露出古龙遗风。比如描述蚩尤的一段—— “难怪蚩尤死后,身上的木枷要化作枫林。每到秋天,便是漫山遍野的红,如火,如焰。 那是血染的枫林。 血枫林。” 瞧,妥妥的古龙风扑面而来。 还有通篇的插科打诨,甚至有周星驰般的无厘头,以至于书中有的地方都让我笑出声来了,要知道我是一个人在屋里看的。比如“黄帝姓姬却很奇怪,总不能说他的姬妈妈是牧鸡女,他那个族群是牧鸡族吧?”看到此处,我真的忍不住一个人在屋里放声大笑,幸亏没在图书馆看这本书,不然多半要被赶出去,至少会引来不少侧目吧。
类似之处有很多,所以我不时地会忍不住评论一句“易教授又皮了”,后面紧跟一个笑哭的表情。书中分析得有道理的地方很多,但值得商榷的地方也确实不少。窃以为,书中最值得商榷的地方,当属易教授论证的“夏娃是女娲的前身”一说了。虽然论证或者说逻辑推理得十分诙谐幽默,而且从人的进化角度来分析和对接神话故事,听起来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中华民族来说,我们神话中的始祖的前身是西方神话中的始祖,恐怕首先从情感上来说就让人难以接受吧,其次从地缘角度来说,恐怕也不符合事实吧。唯一可能用以聊做证据的,是夏娃相关文物的出土时间比女娲相关文物出土时间早了许多许多年。但谁能保证考古学家们不会有新的突破呢?另外,在推理黄帝和炎帝到底姓什么的时候,请来的“证人”竟是古希腊的酒神狄俄尼索斯。虽然在上古时代,全人类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所以创造的神话应该会有共同和共通的地方,但这个证据找的,还是给人八百杆子也打不着的感觉吧。 而在书的后记中,关于为什么要研究历史,如何保证历史的真实性方面,易教授又十分一本正经,准确地说是十分严肃地进行了一番论述。
特别是在关于历史的真实性方面,易教授谈到,“绝对的真实没人能够做到。但有此三招,就可能更接近相对的真实。当然,接近而已。”这里的三招是指直觉,逻辑,证据。 易教授要做的,是带领读者进入北冰洋,踏上破冰之旅,达到北极。这里的冰,就是“既有神话和童话,又有鬼话、胡话和谎话”组成的历史的冰块,而北极,就是历史的真相。所使用的导航仪就是上述那三招。关于第一招直觉,这来自天赋和经验,对易教授的这一招的功力,我并不怀疑。关于第二招逻辑,我也相信易教授的功力不浅,但对在少部分地方其功力的发挥,我倒是持有保留意见。关键是第三招证据,证据有三种,前人的研究成果、比较可靠的历史典籍、出土文物和古文字。
前人的研究成果能没有谬误吗?即使再可靠的历史典籍,能完全客观的反映出当年的客观事实吗?出土文物和古文字倒是客观存在,但后人的研究和解读就一定吻合了前人的思想和意图?特别是拿西方的出土文物佐证东方的历史,可信程度又有多高? 当然,易教授也说了,绝对的真实没有人能做到,或许易教授此书已经无限接近了历史真相,或许根本就和历史真相挨不上边,又或许介于两者之间的某一个阈值。
无论如何,易教授的这本书在很多方面有历史参考价值,对于历史书籍来说,在行文方式上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评为五星好书还是没毛病的。 至于历史真相,恐怕除非等到了发明时光穿梭机那天,才可能全部还原吧。 但探究历史,追根溯源,找到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的方位坐标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永远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