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似乎很少有人爱读诗歌,或者品味诗歌。我用五讲内容带大家走进诗歌。前四讲从古诗词赏析角度讲了四种方法,都是技法的讲解,可以应试,可以答题,所以建议学生做笔记。今天第五讲,从诗词本身出发,思考这些前人留下的几行字到底带给我们什么,为什么我们要学诗词,为什么我们要读诗词甚至背诵诗词。这一讲你只需认真听我说就好。
我个人的诗词情缘开始于大学,受到古代文学寄盦先生影响。起初个人认为诗歌只是小玩意儿,二十几个字的五言绝句,或者长者一百来字的长调词曲,怎么能和小说媲美。后来发现诗歌的美的美是读起来朗朗上口,多读后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优美,就像“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样的诗句,就像“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这样的词作,太美了,读得让人轻松,美得让人欢喜。随着积累越来越多,诗词也变了味道,开始喜欢这种二三十个字中含有无限天地的文学形式,口味也变了,喜欢“晚来天雨雪,能饮一杯无”平淡,喜欢“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达观,喜欢“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的别情,喜欢“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的哲思。这就是阅览多了的改变。
为什么要读诗词?它给你的是审美的改变。
康德说“美是对功利的删除”,流传下来的这些诗歌,它们就像一粒粒明珠,像河蚌一样,经过时间的慢慢琢磨,语言和文字杜绝了功利色彩,他们结合变得成熟朴素而华美,这就是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好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好,都是作者站在高于常人的角度写就的美景。读它,就是在吸收这些天地日月的精华,得到更高层次更高维度的享受。
林清玄说:“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也只有多读多思考,才能汇集到你的血脉,看到真正的美。读过的那些诗词,像是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一天,遇到了这个风景,这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完成了和作者的千年沟通和共鸣。当你眼前出现,心中翻涌出句句诗词,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灵相通。我们现代人审美,多是从手机镜头中去看世界,也是用手机镜头储存世界,好像拍过照片发过朋友圈,天下的美景就收入囊中。一次旅行的目的,要是这些就太粗浅了。读诗词,当你读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时,就是从简单的物化世界,看到了自然万物和人类融合的精神化世界。这就是审美改变。
为什么要读诗词?它给你的是心境的改变。
读诗词,那些积累千载的人生思考和着文字的旋律进入我们身体,我们与它的作者形成共识,它与我们达成默契,然后某一时刻在你生命中发挥作用,柳暗花明后让你找到看待问题的新角度,心境也从此乐观。说诗绕不过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也是一种欢喜。谈词必须说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一种洒脱。这就是诗词带来的明智,它把几千年人类总结的思考诗意化,流传下来,又诗意地为我们开拓出新的思考空间。它对我们的滋养,将成为伴随我们一生的财富。
作家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种诗意的世界不是矫揉造作,也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这种“诗意”的创作过程,就是作者性情的自然流露,饱含着真感情。它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成熟而稳重,在你不如意受委屈遇挫折时,和你促膝长谈,用一个个人物一幅幅画面,打开你心中的疑团,释解你的困惑。
一份来自《中国自杀研究的现状》显示:在中国,自杀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自杀死亡的绝对数字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校正后的自杀率为22.99/10万。据此估计每年有25万-30万人死于自杀。每年至少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自杀的原因也各有不同,甚至还有大学生因苹果手机丢失而跳楼自杀,觉得可惜感觉的荒谬。普通人所受的委屈和不适,和苏轼的生死历程比和韩愈白居易的贬官相比,真的是微不足道。可为什么却用死来结束自己?缺少对生命的思考,或者说缺少豁达。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可以品读诗词,抚慰自己,疗愈自己。
无论审美的改变和心境的改变,我们都需要读诗词,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叶嘉莹先生曾说: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合乎人的自然成长阶段的。小孩子实际上不需要多讲,应该利用他们记忆力强的优势,让他们多背诵好的作品,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大量反复诵读诗歌,时间长了,渐渐就能领会出其中的韵味、意境,播下种子,化为心中之本。为孩子培养一颗“诗心”,让他们更有勇气和力量去追求心中的梦想。
为什么我们读诗词,这两点足矣。(图片来自互联网。扇面篆刻作者:寄盦先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