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拆书匠
《显微镜下的大明》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
4:2 朱元璋的理想
朱元璋希望自己的户籍制度能够使皇权能够渗透到辖内土地的每一个角落,皇帝的意志始终可以得到百分之百的贯彻。
之前的王朝中,理论上来说控制力最强的是秦朝。但是实际上,在那个没有电话的时代,意志想要贯彻下去只能靠严苛的秦律,但是又由于执行成本过高导致秦律无法一五一十地执行,陷入恶性循环。
所以,后来到了刘邦创立汉朝的时候,他虽然延续了秦制,但是没有那么严苛地贯彻中央意志了,而是让渡了一部分权力给地方势力,这也是导致了东汉到了后期为什么豪强并起的一个原因。
说回朱元璋。上一节中,说到他使用户帖制,以及不清田和职户制两种政策,确定了天下人口,估算了每户的田产以及税收的量。
从洪武四年结束了第一届户帖制的落实后,过了十年时间,朱元璋又开始大造黄册。
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朱元璋通过在湖州试运行,发现了一个很不错的制度,叫做里甲制。十户为一甲,十一甲为一里,每一甲里面选出甲首,每一里内选出里长,然后让这甲首和里长在这一百一十户居民当中,以每十年为一轮,进行轮值,让他们来管理这一片区域的大小事务。
本来这些都是由当地的豪强管理的。这就好比变相地零碎化了地方的凝聚力,让每一户都去争夺里长河甲首的位置。同时,也施行连坐制度,确保居民之间互相监督。而这些信息,全部都会录入黄册上。
洪武十四年,这么费劲地弄出这么一套黄册系统,和洪武四年的时候运行的这个户帖制究竟有什么根本的不一样呢?
那就是里甲制会涉及到徭役的轮排。当徭役可以通过里甲制公平地落在每一户人家的身上时,大明皇帝和朝廷对广大人民的掌控力就进一步加强了。
对百姓来说,徭役一般比赋税还要可怕,因为赋税收得再重,挤一挤总可以熬过去。但是徭役不仅剥削了家里的劳动力、生产力,而且不给奖励,还要自带口粮,是个非常沉重的负担。但是古代要修建这个、修剪那个,又不能没有徭役。所以,用造黄册,里甲轮班的方式,适当地减轻了徭役,最关键的是让徭役变得平均了。
然后就是鱼鳞图。前面讲到,洪武初年的时候,朱元璋还没办法统计天下田产的面积。但是在推出了黄册和里甲制之后,便可以着手推出计算土地面积的鱼鳞图了。而鱼鳞图的繁复,犹在黄册之上,在第二批黄册造出来前,仅完成了两浙和南直隶的鱼鳞图绘制工作。
马伯庸对于朱元璋的这一系列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引用了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来说明朱元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一步一个脚印。但是,在本节的最后,他也说了,这些政策在朱元璋在位时尚能很好地执行,等他去世以后,很多政策就已变形,产生治理的反作用了。
分析:
我有些没有特别看明白的地方,就去查了百度、知乎,更详细地去了解黄册。
中间有些地方给我剧透了,说到黄册体系后面是怎么一点点崩塌的。然后就有人彻底否认了黄册的意义。
但是我认为思考历史问题不能这么思考。很多制度到后来渐渐崩盘是时间原因,而非制度的本身。很多时候历代统治者确实希望汲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研发出一套新的体系,但是却无可避免地陷入新的问题中。很鲜明的一个例子就是宋朝看见晚唐时期军阀割据的惨状,便自然而然地重文轻武,但是相应的面对外侮入侵时反击能力就大大地减弱。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人们唯一从历史中学到的就是什么都没从历史中学到。个人对这句话保持观望态度:一方面,人们也确实不停地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规避错误。但是新的错误又不可避免。拉长时间线来看,其实历史根本不是在重复,而是我们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
不过无论怎样,我都反对事后诸葛亮的史观,仅仅因为一个制度后来失败了,就从根本上否认它,无疑是马后炮行为。幸运的事,在亲王的行文之中,还是对这个体系有着较为客观的评价和动态的认知。
拆书章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