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陷入了一个怪圈---因为说错了某句话或做错了某件事而害怕得罪某个人,从而在大脑里不断的回忆当时发生的场景,逐字逐句地思考我是否在哪点说的不妥,或显得愚蠢,这总是会花费我很长的时间。
最后,得出的结果就是懊悔不已,恨不得时光倒流再来过。
这样的怪圈一直到三个月前,有所缓解。而且我也为我这样的行为做出了一定的分析:
首先,导致我有这样怪圈的一般都是与不熟悉的或者有所警戒的人相处。而在相处过程中,我下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了低位,处于较为卑微的位置。事实上我们身份平等。又或者是我心性使然,对自己不够自信,因为对方有我所缺乏向往的优点,导致我将自己置于低位。
但后来,发生了很多的事情,我逐渐发现,她们没有我想的那么好,甚至因为过去的我被卑微刺瞎了眼,而看不清她们与我性格、三观上存在的巨大差异。
别怪我说的太直白。我可不想做个自傲的人,但和她们相处,真是难煞我也。因为兴趣不同,因为朋友圈不同,也因为我们所崇尚的目标不同,在她们眼中,我就是个异类。
虽然表面都很友善,但那种感觉,我想就算是个平时大大咧咧的人,也能轻易察觉。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话一直是我的处事之道,事实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再忍一忍”最为贴切。我自觉是个敏感多疑的人,所以当我觉得自己被冒犯的时候,看到对方那副若无其事的嘴脸,我第一感觉会先反省自己。想多了?其实她没有这个意思?
因为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是点头之交,所以我也不会愚昧到去问些什么。何况我处在这样捕风捉影的环境里,一有点风吹草动,即使是一米米星火,也能燎原。
我只会将这些事情藏在心里,像是糜烂的书库,丢了本书进去,就又合上了仓门,任它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渐渐发霉,长出青绿又细小的霉点。
但藏起来,不代表我会忘记。
一切的一切,只差一个契机。只要有了这样的契机,纵使是发霉的书本,也能被熊熊烈火燃烧得一干二净,末了只剩下丁点碳黑的残渣。
然后前几天,我正好有了这样的一个契机,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去做了。或许在对方的角度,我看起来莫名其妙又自私冲动。
可惜ta不知道,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玉石俱焚这事儿我不惜得做,也还没到那种地步,但我却早早做好了面对流言蜚语的洗礼。
有些事儿我不是不说,不是不做。是真的不屑,也觉得没有必要。甚至现在我将这个想法扣字扣下来都觉得多此一举。但没办法,就是有些人不明白。
如果你看到这里,想必你会觉得文不对题?其实通篇下来,唯一的不符。就出在“交友”那里。
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是---低质量扯淡,不如高质量独处。
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