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青年作家蒋方舟

作者: 超级淘淘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21:42 被阅读29次

    九岁出书,十五岁是才女,二十五岁就是普通人了。蒋方舟看着这条评价,如释重负,对她来说,撕掉标签,成为一名普通人是一直以来的愿望。因为相信妈妈的一句谎言,“所有的小孩在小学毕业前都要写一本书,不然就会被警察抓进监狱”,她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踏上了写作这条路。

    可能是年少成名的缘故,她很敏感地觉察出周围大人和同龄人看自己目光的不一样,于是早早地决定把自己包裹起来。“无法融入集体”,从中学到大学,老师给她的评语永远都是这句话,越是格格不入,就越要依靠些什么来逃避孤立的痛苦,只有写作,能把寂寞变成一场理直气壮。

    她不知不觉已经写了二十个年头,可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目前暂时还没有,她也经常自嘲作品不够多,人不够红。这些年除了读书写作,她还参加很多商业和综艺活动,继续被大众熟知,或许有她自身的兴趣在里面,希望获得更多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就像她要谈很多的恋爱,相很多的亲一样,也或许她早已习惯了鲜花和掌声,不希望自己像彗星一样陨落。

    同一代的某些作家拥抱读者,关注市场,江郎才尽的时候选择转型当导演,蒋方舟毕竟和他们不一样,四年的北大求学生涯,毕业就在《新周刊》做编辑的经历,决定了她后面的文学道路,会更多的关注社会大环境中的小人物,最后成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虽然这个词现在语义不同了,这里还是取褒义。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里收录了她在新周刊工作期间写的文章,她书写希望成为人大代表的热血学生,书写与中国教育制度抗争的南方科技大学,书写曾经的数理天才因周遭环境的影响而选择出家,书写东莞城市里面本地人与外乡人的冲突矛盾。她愤怒,俨然是一副批判的作者姿态,为一个群体的书写,必然会遭到另一个群体的不理解,就如南方科技大学里面一位退学的学生说道“不要总是代表别人”,东莞一些本地人攻击蒋方舟写的文章言过其实,外乡人和本地人早就融合的很好了。

    蒋方舟不无感慨的写道,必须面对的是,“文章救国”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抒写社会现实,只会让人愈发无力,同时还要面对读者的挑剔:“写这些我们已知的社会阴暗面有什么用?你应该多传播一些正能量。”

    她很多时候都在追问写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除了排解孤独,还能有什么呢。

    2016年她拥有了一个机会,在东京生活了一年。在这样一段真空的时间,没有目标,没有任务,每天一睁眼就是一大片需要填充的空白,或许这样的一种特殊的时空能激活她对写作的思考。

    她最后把在东京生活一年的日记集结成册,出版了一本名为《东京一年》的书,很可惜的我们并没有看到她对于写作有更深入地思考,她自己在序中也说了并没有成为一个新人回来。相比较许知远的《一个游荡者的世界》,蒋方舟的这本书太让人失望,许知远在观察异国的同时还在寻找着中国,而蒋方舟书写的只是暴露自己生活的日记,除了每天去参观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沙龙,就没有太多的社会观察和思考。

    这或许不能完全怪她,正如她所说的网络的发达让“远方”的概念消失了,身在异国,却时刻关注着国内的人与事,东京的生活同样存在着无奈的人性、琐碎的沟通、窘迫的算计与虚伪的寒暄,她对这些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我只能感觉到很遗憾。

    她正值青春年华,还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比多的精力,未来的路还相当的长,或许对她的苛责有失厚道,但也希望她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不要丢弃了写作的热情,希望她不要忘记在《东京一年》里面说过,越清醒的作家,才会是越优秀。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东京一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青年作家蒋方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ra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