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今天给一家长聊天,还是兼职家庭教育的。我发现她在聊天的时候,滔滔不绝,几乎没有别人插话的时间。
虽然说的是他遇到的问题,想要听我们的意见,但是好像只是为了自说自话,并没有期望别人回答的意思,而且感觉自己感觉良好。
给他在一起,有种喉咙被人抓住的感觉,喉咙憋得慌,呼吸不顺畅,想拼命的扒喉咙,把那种压抑的感觉给扒拉走。
对方似乎毫无察觉,还是在不停的说说说,语速也很快,渐渐的我就没有了说话的兴致,甚至连听的兴趣就没有了。
心里只有一个感觉想逃,赶紧结束谈话,喉咙出不来气。而对方似乎毫无觉察,依然说得津津有味。
B:你的反应很正常,一方面,对方的模式处于比较闭锁的状态,也是她痛苦的发源地,一方面,她是多么的缺乏被看见,被欣赏,以至于要用这样的方式抢夺关注[偷笑][偷笑][偷笑]
同时,如果我们的成长能够走的更深一些,可能会看到这个生命状态背后的苦,会有慈悲心生出,当我们真的可以用充满耐心和好奇的状态去聆听,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偷笑][偷笑][偷笑]
先照顾好自己,再去爱人!
A以前觉得自己父亲疼爱,母亲一生为了孩子,这咋结过婚,生完孩子,痛苦就紧紧跟随了
B你去看每个家庭,总会有一个人理性一些,另一个人感性一些;一个人细腻一些,一个人粗糙一些;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充满爱,一个人成长的环境畸形一些……
上天早就给我们做好了安排,让感受过爱的人去牵那不懂爱的人的手,陪着他去看到爱,感受爱,相信爱,最终,成为爱……
如果我们以自己曾经深深感受过爱,而更加不堪承受这个缺爱的人,那我们曾经拥有的爱,意义又何在呢?
A或许他们觉得是我们不懂爱呢?
B会的,佛陀刚开始传教说法时,确实是没有人信他们的
A臣妾做不到啊[捂脸],看着难受,好像谁没有脾气一样!不修行的时候谁让我痛苦,我可以心安理得的不理他,不鸟他,心里指责她,或者怼她。现在学习了,是出不了拳,又咽不下气,一会郁郁难平,一会又想着算了。
B不是不让发脾气,是怎样有弹性的发脾气,既让别人知道,我们这会很不舒服,很生气,又不把关系搞僵,伤害到一圈人。就是化“斗”为“逗”。
怎样表达愤怒,而不是愤怒的表达?
我们憋屈的核心,正是因为并没有正确的表达,所以那口气,收自己身体里了。咋会不难受呢?
表达自己的感受,维护自己的利益,都是没错的。
如何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A哎,成长和自我改变的过程太撕扯了,修行的路上,没有成仙,成小妖小怪了!
B慢慢来,允许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
……
A你像一座宝藏!太厉害了
B痛苦经历多了,就久病成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