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样带娃旅行,不如不去

这样带娃旅行,不如不去

作者: 明月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11:00 被阅读15次
    配图来自网络

    1、

    现在,很多家长把“带孩子旅行”当成了教育的一剂良药,听说“最好的教养在路上”,就以带孩子去得远、旅游频率高、去的地方高大上、出国次数多等为目标,开启累死也要带娃旅行,娃再小也要带出去旅行,没钱也要挤出钱带娃旅行的教育时代。

    带孩子旅行好不好?好!旅行这件事,又长见识又愉悦身心,如果有钱又有时间,适当带孩子到处走走看看,很有必要,但,最好的教育到底在不在路上,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教养在路上”,却值得家长好好思考。

    旅途中,没有正确的教育观,没有科学的教养方式,不能以身作则,不懂得放手和引导,就算周游了世界,也不一定带得回一个优秀的孩子。 

    2、

    我有个年轻的女同事丽丽,生在大都市,父亲是五百强企业领导,母亲是银行中层。

    自两三岁起,父母就带着她到处旅行,大学刚毕业,已经去过十几个国家,国内旅游城市去了无数。

    这样长大的丽丽,见识如何,教养怎样呢?

    她工作能力平平,甚至有时候业绩处于下游,在一个以思维、文字为主要竞争力的单位里,丝毫没有体现出她“从小就到处旅游”

    带来的见识广博思维开阔的一面,而我们这些同事,也没从她身上感受到她的眼界与修养,事实上,她性格爱攀比、爱炫耀,人际关系并不是很好。

    有一次部门组织集体旅游,

    旅途中,我们发现,旅行次数最多的丽丽,表现让我们大跌眼镜,因为:

    在饭店,因为一点儿小事,她就跟服务员争执得面红耳赤;走累了,她顺手就把水杯或包包强行塞进男同事手中,要求人家“展现男士风度”;和女同事共住一个房间,她绝对不会主动带房卡;问她一些当地的风俗人情历史典故,统统一问三不知;至于丢三落四拖拉迟到让大家集体等她一个人这种事,那是全程都在上演。

    大家都开始怀疑:她当真来过这里?她说她去过那么多地方,到底真的假的?是谁说最好的教养在路上的?她从小就跟着父母旅行,都学到了些什么?

    在后来和她偶然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她没吹牛,的确从小就到处旅行,问题不是她没学到什么,而是她父母从没在旅途中,教会她什么。

    丽丽父母虽然每年都会抽时间带她到处旅行很多次,但是,旅途中根本很少和丽丽交流,更多的是带她去舒适的地方,让丽丽吃吃喝喝逛逛。出门时该准备的,父母包办,出门在外的一切事情,父母帮她解决,旅途中没有随时随地的沟通教育,没有及时的提醒和指正,丽丽旅途中提出的疑问,父母也没有耐心好好解答,更没有为了让孩子在旅途中有所收获而做好充足的“教育准备”。而父母这样的做法,甚至从丽丽小时候,一直延续到现在。

    3

    如果说丽丽的父母认为“带孩子旅行”就是“带出去”就行,那下面这位以为“带孩子旅行”就是拼“次数、距离”,就更跑偏了。

    有位亲戚,家里有钱,丈夫忙于做生意,她自己是全职主妇,他们有个儿子十岁了。她热衷于几件事:把孩子送往各大昂贵的补习班、培训班;一年带孩子出门旅行数次。

    她的理念就是:我有钱有时间,儿子也还没到学习特别紧张的时候,不都说要多带孩子旅行嘛,我有条件做到,一年带他出去个十来次的,肯定有好处!

    我不能否认她说的“好处”,起码,她儿子充满了自信,逢人就主动说:你去过XXX吗?我去过,不如那个XXXX,不过还是国外好玩,国内已经没什么我想去的地方了…….

    如果被他问的人回答:我没去过那地方啊。

    他一定会说:晕,这都没去过啊?你白活这么大了啊!

    说此话的他,不会管对方多大年纪,是不是长辈。而旁边的他妈妈一定会乐不可支,一脸骄傲看着此刻的儿子、

    有一次,那孩子遇见我,跟我嘚瑟:你去过三亚吗?

    不巧,我去过的为数不多的地方里,正好有三亚。但是我想了想,说:没有!怎么,你想跟我介绍介绍三亚吗?

    那孩子说:有什么好介绍的,我都去过好多回了,我妈年年带我去度假,我觉得没什么好玩的,无非就是大海啊、水果啊,海鲜啊。

    我扬扬眉:既然你去过很多次,那你一定很熟悉那里,肯定知道鹿回头的传说吧!

    孩子懵了懵,随后移开目光:鹿回头是个公园,什么传说?

    我笑笑:那你知不知道三亚有哪些少数民族?

    孩子撇撇嘴:不跟你扯,你又没去过,瞎考我。

    他妈对我说:这孩子去过的地方太多,可能不太记得这些细节了。你可别为难他!出去玩,就是长长见识,哪会什么细节都记住?我发现啊,我带这孩子到处玩,可有好处了,反正就是特别自信,也变得很健谈,大人们说的话题啊,他都能插上嘴,知道得可多了。

    我点头笑,不跟她争执。虽然我心里特别想问:他哪儿长见识了?我问的俩问题,只要在旅行的时候稍微注意点儿引导,都会知道。就算他恰好不知道这俩细节,那么,这孩子教养也没体现出多少,倒是因为去过很多地方,盲目自大,目中无人,不尊重长辈,没礼貌。

    事实上,这孩子属于亲戚们内心共同颇有微词的“熊孩子”,除了以上缺点,他还特别迷恋名牌,爱炫富;成绩特别差,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定性,好斗,亲戚们的孩子都被他欺负过。至于他妈妈说的插嘴大人的话题夸夸其谈,大家就更有深刻感触了,这孩子在所有的饭桌上都能打断大人的发言,滔滔不绝说自己的观点。他妈觉得这叫“自信”,别人管这叫“没教养”。更夸张的是,十岁出头的他,旅行多次,却从来没有一次是自己整理收拾自己的物品,出门也从来不记路,只喜欢去繁华洋气的都市,不喜欢去自然风景区,更不去博物馆或历史城市。

    这样的旅行,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只有反效果。

    平时的生活里每日潜移默化都没能让他有基本的教养,没有养成各种好习惯,凭什么认为“旅行”能改变他?

    4

    有带孩子旅行的意识是好的,却没能让孩子真正做到“教养在路上”,从旅途中有所收获,实在让人遗憾,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责任。到底如何才能让孩子在旅途中受益,如何真正做到“教养在路上”?家长们不妨在带孩子出行之前,参考以下几点:

    第一,  让孩子参与旅行路线制定,参与制作攻略。

    一份好的攻略会让你的旅途顺畅许多,但做旅行攻略是一个统筹性极强的工作,要从网络上万千选择中,筛选出最适合的出行方案进行细化,要了解目的地的交通、住宿、饮食、经典等相关信息甚至文化典故风俗人情,也就是说,制作旅行路线、旅行攻略,需要要耐心、细心、大局观、协调能力、理解力、决策能力、计划性等。

    对于小学的孩子,可以由大人制定出大概框架,让孩子去辅助填充其中的一些部分,比如让孩子提前研究目的地有哪些值得游览的景点,这会有助于孩子深度了解目的地的风景名胜历史典故。

    对于初高中的孩子,完全可以放手让孩子直接制定路线和攻略,大人最后进行审核修改。这样的尝试,在我们国家孩子的日常学校教育中并不多。或许,第一次孩子制定得不够完美,但是,以后孩子一定会越做越好,极大提高全面思考策划的能力。

    第二, 让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旅行用品。

    相对于第一点,这个要求可谓太简单了。但是,偏偏绝大部分家长都不这样做,习惯了包办,也担心孩子丢三落四少带东西导致旅途不顺,于是孩子也乐得做甩手掌柜。

    其实,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旅游物品,看起来是小事,实则大有学问,对孩子的统筹能力、全面考虑的能力、动手能力也很有帮助。因为,不同的目的地有不同的气候特征、环境特征、饮食特征,需要从衣物、药物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还得考虑自己的爱好与需求,同时,能带的旅行箱空间有限,想带的东西往往很多,得有“做减法”的能力,甚至,如何将旅行箱空间利用最大化,也是值得不断尝试的技能。

    第三,  事先对孩子提出旅途要求。

    有的家长认为,旅游,就是带孩子出去玩的,就是要怎么开心怎么来,不能对孩子要求太多。旅行的确要愉悦轻松,但是,这不代表可以没规矩没教养。在出行前,最好对孩子提出以下要求:首先,旅行往往是愉悦伴随着辛苦,孩子累,家长也很累。应该要求孩子在旅途中尽量自己背自己的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得与父母相互关心。其次,在公共场合严格遵守文明公德,做一个有素质的孩子,当然,家长得以身作则。比如:不插队、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不乱穿马路、不歧视种族不同的人等等。第三,旅途中不要“唯我独尊”,认为父母就是专门带“我”出来玩的,一切都得听“我”的安排,得综合大家的意见,考虑到每个人的需求。

    第四、  试着让孩子在旅途中承担一定的任务。

    旅途中有很多细节和事项,比如点餐、买票、问路、和各种人员交流、记账等等。这其中的任何一项任务,都可以交给孩子去尝试完成。比如记账,或许你的家庭不差钱,旅途中随便花,但依然可以让孩子承担旅途记账功能,让他知道,记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按日期记账,也可以按消费的分类记账,让他对金钱产生直观的概念,等等。比如问路,可以培养孩子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讲礼貌、理解能力、方向感、勇气等。

    第五,让孩子试着先自己处理旅途中的突发状况

    虽然做了旅行攻略,但是旅途中最大的可能,就是会有太多的“未知”。比如,当你按照原攻略中的计划,准备去一个景点时,到了目的地发现,景点在装修,无法参观,那就得临时寻找其他景点代替。这个任务可以交给孩子,让他通过网络或者问人、看地图等多种方式,尽快选出地点、路线、距离等方案都合适的目的地。当然,这样的情况还不算太突发,还有一些突发的情况会比较糟糕,但也比较常见,比如:失窃、迷路等。万一失窃,可以让孩子一起加入想办法,让孩子报警,描述所处的地点,事情状况等。如果迷路,父母不妨装作迷糊一点,让孩子通过手机导航或地图,试着把大家带回“正途”。当然,突发状况会有很多,只要不是过于紧急和危险,都可以试着让孩子先想办法解决,或者让或者参与解决。

    第六、让孩子写旅行日记,或者回程后写游记心得。

    走马观花似的旅行,往往真的就是“我来过,我走了,我忘了”,最后脑子里只剩下“地名”。如果对孩子提出要写旅行日记或写游记的要求,孩子必然会用心去观察和感受旅途,小一点儿的孩子,可以旅行中的每晚睡前,跟他聊聊一天的见闻,“总结点评”一天的行程,或者让孩子回程后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写可爱的图文日记,不会写的字拼音代替也无妨;初中以上的孩子,可以要求他回家后完成一个完整的游记,这会极大加强孩子的总结能力、文字能力、表达能力,养成回顾的习惯。当然,这项任务只要孩子用心去做,不论结果好不好,家长都需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赏,不排除可以进行物质奖励。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自己或请老师对孩子的游记、日记进行指导和修改。,

    做到以上几点或者其中一两点,大约就可以“教养在路上”了,但如果一条也做不到,并且不以为然,充其量是“旅程的堆砌”“谈资的堆砌”。

    别说那些旅行的要求会让孩子负担重重,旅途真正的收获与快乐,绝不建立在“事事有人帮,随心所欲放飞自我”的基础上。规则与教养,需要在任何地方体现,旅途更不例外。而这些要求,更多的考验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

    如果实在不能带孩子旅行,一点儿也不丢人,也不必愧疚。做一个好父母,在生活细节中教会孩子做人、做事、学习的方法,让孩子有教养、心态好,给孩子提供大量的阅读等等,孩子长大一样感激你。

    最好的教养到底在不在路上,不在于旅途本身,而在于家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样带娃旅行,不如不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uw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