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人事、财务的事项比较敏感。最近不小心碰了点雷,虽然领导没有严肃批评,但我已非常自责,深感自己在圆滑处事方面的青涩和不足。
其中一件事是关系到人事编制,因为上级行负责这一块的同事外出培训了两周,所以选拔工作迟迟开展。因为赶着在我休产假之前弄完,同时有人找到领导在催流程的事。所以匆忙之间,向上级行打了报告,但并没有摸清楚底,这个编制一共有多少名额。虽然期间向上级行请教了名额的事情,但因为没问对人,始终没有得到准确的答复。
上级行批复下来,写明了编制名额,才发现,这次选拔流程走完,也意味着名额用完。而交上来的报名表,其中也有符合资格且在行里尽心尽力工作的。这时候,想起来,似乎晚了点。毕竟名额有限,起初考虑不周全才导致现在的被动局面。
领导含蓄地说:你的执行力就是太快了一点。
另外一件事,关系到名利之争。细细想来,有一部分原因和自己的性格有关,我自己平时不争不抢,并不代表别人不看重,所以才没有意识到事情的敏感性。
上级行的荣誉,大家都挤破脑袋地抢,尤其个别部门分毫必争。正是因为这个部门每样都要争取,但付出又不成正比,领导才把其中一个奖项安排到了别部门员工,这是没有公开讨论的事项。
结果,昨天开会出了乌龙。本来上报的表格只打了两份给正职和分管领导进行审阅,由于匆忙,没来得及和领导说明,领导以为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份,结果在会上进行了公开讨论。领导隐晦地传达了讨论的内容,我没有接住梗,那天在场的另一位领导也没接住梗,导致凡事要都争取的那个部门有了芥蒂。
而全程,其实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因为我事先并不知道这个部门对领导有关荣誉和利益的分配本就有所想法。
复盘这件事,让我发现自己在圆滑处事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办公室的工作需要察言观色,需要揣摩上级的意图,需要全盘考虑问题,需要有及时圆场的应变能力。这都是要修行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