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悦享阅读🍀
内心宁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内心宁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作者: 幻宇宸空 | 来源:发表于2021-03-29 22:15 被阅读0次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弘一法师《格言别录》

做事急于求成,恨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如果短期内见不到事情的效果,就会半途而废,不了了之,这就是浮躁的表现。

我们要学会享受当下,这也是不浮躁的一种表现。浮躁的人往往焦虑于当下的失败,而忽略了生活的质量和快乐。淡定而不浮躁的人,即使生活赐予他的是苦难与失败,他也仍然能够从容面对。只有摒弃浮躁心态,人生才能淡定如水。

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弘一法师《晚晴集》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冷时,就想夏天很舒服;天热时,又想冬天的好,一年四季,都没有舒服的时候。如果能放下这些不切实际的念头,那么,无论身在何处,环境怎么样,都能够感到安定。粗茶淡饭胜过饿肚子,茅草房好过露宿。人生如果能知足,就会消除烦恼,得到快乐。

一个心中装满欲望的人,即使身居深山古刹也无法平静;一个内心无欲无求的人,即使住在闹市也不会觉得喧嚣浮躁。世上的烦恼多,皆因世人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才会产生很多欲望和烦恼。假如能明白连身体也在幻化中,一切都不是我所能掌握和拥有的,用不着抱怨这个、抱怨那个,那么世间还有什么烦恼能侵害我呢?

关不破,得失惊之;名关不破,毁誉动之。既为得失、毁誉所转,犹以禅道佛法?呜呼!
——弘一法师《寒笳集》

弘一法师认为,人不可吃的过饱,因为少吃能减少能量的消耗,而使大脑保持清醒。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减少食量、控制欲望、摒除繁杂等方法,不断清空自己的精神垃圾,保持头脑的清晰。肚子吃得太饱,头脑就不够清醒,人就没办法思考,心就不够灵活,更何况我们每天面对的这些烦恼,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思维,就要时时清除心头的欲望和干扰。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能安心吃粗茶淡饭的人,都是一些德行高尚的人,他们像冰和玉一样清洁。而那些喜欢富贵生活的人,多半会为了荣华做出一些丧失尊严的事。这是因为,人的志气要在清心寡欲的状态下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节操都是在贪图物质享受中丧失殆尽的。

当然,我认为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轻食。这样既可以使内心宁静,又不会影响健康。对于吃货的我来说,贪图美食的诱惑,确实有损内心的安宁,有想要的、想吃的,就一定要达成,从佛学的角度来说,我需要的不但是对外界事物的控制,更是要战胜内心的欲望!

相关文章

  • 内心宁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弘一法师《格言别录》 做事急于求成,恨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如果短期内...

  • 沉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聪明人遇到问题会先沉静下来,总结和反思。愚钝的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情绪浮躁,然后发泄情绪。有些时候,问题恰恰出在...

  • 人要认清楚自己

    认清自己的内心所爱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因为只有听从内心的声音,你才能找到自己终身热爱的事情,并...

  • 一个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学会思考、认清自己,才能更好专注自己要做的事情。宁静能致远静心能去浮躁,静思能去心脑,静默能得...

  • 只有内心宁静,生活才能致远

    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现在的人们都生活节奏在不断的加快,总是希望快一点,还可以更快一点。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一点安...

  • 内心的宁静才能达到更远的地方~~宁静致远

    内心的宁静,是最有力量的修行 空中,落叶飘零;眼前,秋风凝霜。一位秀才问禅师:“此情此景,人生当作何感悟?”禅师淡...

  • 认清内心

    其实说他是渣男吧,我一点也不认同。 现实的人不都是这样吗?肯定是条件谈得来,就合得来呀,条件谈不来,就回不来啊,这...

  • 每日小短句

    1,幸福,其实就是内心的宁静感,静到,名利不扰,尘世不扰,己心不扰。 2,内心宁静,才能穿透外在的种种繁杂,放下执...

  • 成长真是时间的沉淀

    这些年我学会的是城府和认清自己,没有改变的原因是我的内心根本没想过要改变。

  • 生活快乐之根本

    懂得安排好一个人的生活,探寻与自己的相处之道,慢慢发现那个未曾遇见的自己。才能不断获得内心的宁静。 —生活的快乐之根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心宁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zyi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