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项目压力变大,频频睡不好。我不停地在省视自己:我的代码是否真的写得很糟糕?我的项目进度是否让老板不满意?我对上级讨好的态度是否让同级不屑?我的性格是否不适合做如此严谨的工作?
然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醒得一天比一天早,午饭吃得一天比一天晚。我似乎在通过不停地惩罚自己,去尽力弥补我与想象中的自己的区别。然后下班后,尽管很累,但我的内心仍然想着我能够改进的地方,是否应该多看看书,或者我是否德/才不配位。然后,我突然想停下来,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到底在恐惧什么?
曾经,我很享受努力带给我的正反馈。学生时代,只要认真学习,努力考取一个好的成绩,就能收获身边人的肯定。不管是父母真心的夸赞,还是各种亲朋好友的恭维话,都让我很满足。正向的反馈,让我更加坚定,优秀的努力的人,是值得被爱的。那么相反,不够优秀或者不够努力的人,就不值得被爱吗?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害怕失败,害怕负反馈,害怕别人的否定。在我的记忆里,有那么一段时光,每次进到封闭的空间,我时常担心一件事情:我是否有口气,是否让别人不悦。小学到初中的时间里,我有青春期牙周炎,而这是当时的我无力改变的事实。虽然长大之后,我的牙龈被治愈了,但我似乎与人相处多了一份察言观色,多了一份小心翼翼,当然也多了一份友善。而且,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我开始享受独处的时光。
有时候,我也会庆幸我有这样的经历,它让一个原本话很多十分外向的人,渐渐变成一个会沉默,会思考人生,交友不多,但能够与之交心的人。只是,我似乎不太能够接受这样的自己,不那么好,甚至是有点讨人厌的自己。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追求一种没有条件的爱:一次次地去向母亲求证,如果我不够优秀,她是否能够爱我如初;一次次地去跟弟弟妹妹耍宝,用自己苦恼的事情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当我问朋友,世界上是否有没有条件的爱时,她回答我说,有,但不是永久的。她说得很有道理,我怎么可能在别人身上找到永久的无条件的爱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题要解决,我的家人已经一次次地去表达他们的爱,我为何还要一次次地去验证呢?而且,换位思考一下,别说永久的无条件的爱,就是长时间的无条件的爱,我也很难去给出,我又凭什么要求别人这么做呢?晚上在看再见爱人这一综艺,里面很有趣的一点是,不少伴侣都在等着对方做出改变,但是却很少自己先做出改变。有时候亲密关系里没有对错,更像是双方的博弈,因为害怕而去一次次地验证,最终可能让关系有所疏远。
我之所以愿意把这些写下来,是因为我好像没有那么害怕了。今天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这种无条件的爱,为何不能由我自己给出?为何我必须努力工作才能奖励自己去娱乐?为何我必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满足身边所有人对我的期盼,我才能够放轻松睡个好觉?为何别人对我不满或者失望时,我不能置之不理,屏蔽外界,去享受一个人的时光?时代和社会的条条框框给作为人的我们施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涉社越深,越难有纯粹的快乐。而这种思考和反抗无疑是有力量的,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一个人的安全感不是来自于事事都在掌控之中,而是来自于对最坏结果的释然和接受。一个大方承认自己无能的人,大概率会走得很远。一个即使无所事事也能睡得安稳的人,大概率会活得开心。
晚上跟母亲聊天,说到我明年想辞职歇一段时间,她也很支持。其实不止我,可能每个年轻人,如果能有机会停下来,几天,几个月,甚至条件允许的话,几年,那是非常幸运的。世界上有两种方式的前进,一种是因为焦虑不安,不断被鞭策着的前进,也许效率会高。但这种忙忙碌碌,不知所谓的人,可能到头来追求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另一种前进方式,是当我能够接受平庸的自己,能够爱自己的无能,之后我选择继续前进,真正的生活才被开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