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4041/63c3c1fcaa7d7632.jpeg)
11.11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无缘无故的被定格为光棍节,随着电商行业的疯狂崛起,也莫名其妙的成了购物节。
一天的时间,24个小时,线上的销售竟然就突破了上千亿,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传统生意完全被颠覆了,彻底被击垮了,大大小小的老板们流离失守,兵荒马乱,束手无策!
虽然我没读过经济学,但是经商之道还是略懂一二,古往今来,生意之道,几乎都被理解为创造财富的宗旨,做生意就是想谋取更大的利润而获取丰厚的利益列为己有!所以这个世上没有亏本的生意,就算有也不会遇上你,因为你没有那么幸运;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顶多就几滴甘露,望梅止渴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4041/6b8e69e45112e8e2.jpeg)
案例一:当我们在街上看到某个店面挂着横幅写着“店面到期,最后一天清仓处理”等的字样,现在小孩子都知道那是商家的滑稽经营,如果你稍微细心点,估计这个横幅天天都挂在那里,你看到的都是最后一天。当然啦,商品的价格肯定会比以往便宜一些,再加上这个障眼法的宣传,生意必然会好很多,因为他们抓住消费者的心里~贪小便宜,谁都想买便宜,谁便宜就去找谁买。这本来是好事,有经商头脑,“薄利多销”,而当这“头脑”过了头就会动歪心思,以劣充优,以假乱真来欺骗消费者而谋取更大的利润,所以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案例二:记得读高中时,我叔叔开一个小店卖烟酒,当时有一款啤酒叫“珠江啤酒”,刚开始一瓶是卖3.5元,后来路口开了一家大型的超市,同样的啤酒卖3元。我叔叔就跟我发牢骚,这啤酒进价都要2.8元,而且我跟批发的老吴都是几十年的同学,他不会算我贵的;我如果跟他们都卖3元都觉得没什么利润,而且我就一个人守店,他们又要租金,人工费,什么都要给钱,我看他们开不了一个月肯定会垮掉的,生意这样做必败无疑。我当时只是笑笑跟叔叔说,下周是端午节,你看到时他们的啤酒有可能就卖2.8元,信不信?我叔叔骂道,那是他们想早点收摊。还真被我料到,端午节前后那几天,这家超市的珠江啤酒促销价是2.5元/瓶,我叔叔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我当时只知道一个道理就是叔叔你每次去进啤酒顶多就是两三箱,而人家超市一进货就是50-100箱,这是什么概念,量多从优的道理吧!所以他们卖2.5/瓶还是有钱赚的,就是现在的营销学,三方让利,跑量为盈利!
案例三:2000年的时候,我们镇上开发了新产品不锈钢的压力锅,刚开始这产品出来的价格比铝制品压力锅的价格要翻一翻,当时很多消费者很难接受,还有一点就是压力锅在当时属于半危险产品,所以消费者购买时也会特别在乎生产厂家的技术问题,所以就导致我们在一线的销售很难打开局面。为了产品在销售上不落单,我们制定了一套销售方案:
一个铝制品压力锅零售价是168元,不锈钢的零售价是298元,而不锈钢压力锅的进价刚好是铝制品压力锅的零售价,天壤之别的价位差。当时一个用坏了的铝制品压力锅卖废铁回收可只能卖到30元的价钱,我们就抓住这个点做做文章:
1.首先我们把零售价以8折的折扣298元✘80% ☞ 238元,跟超市签订双方让利促销,让利10元/台给超市。
2.所有消费者凡是购买不锈钢压力锅,支持以旧换新(以旧的铝制品压力锅可以抵用60元,以一换一,只有购买才能以旧换新。),
消费者当时都知道一口压力锅卖废铁顶多就卖30元,拿来换个新的还可以卖到60元,所以这个促销活动很成功,一个超市一天的销售平均是120台不锈钢压力锅以上。
现在来算一算我们的利润点:
我们的零售价238元,让利10元给超市,再抵掉60元的旧锅,就刚好剩下的168元(也就是我们当时厂里给我们的供价),表面上我们刚好持平,就赚一口旧的铝锅30元;为了做这个活动,我们跟厂方签订了这次活动的产品每台让利10%,也就是16.8元,再加上那口旧锅30元,一共盈利就是46.8元,再后来我们把回收的旧锅统一卖到回收厂方,相当于一个可以多卖几块钱,所以那次的促销活动我们每台压力锅的纯利润达到50元/台。
当时我们就以6家超市作为试点,一周的时间我们的销售量达到1800箱压力锅(7200台)。而活动期间的货款跟厂家签订延长结算期限半个月,再则又跟超市签订活动价产品资金回笼提前半个月结算,可以说是渔利双收!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4041/36642b6f94243a08.jpeg)
说到底,做生意就想着赚钱!商家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把腰包里的钱掏出来,钱都是大家的,忍一忍,今天都不出手,不要买买买,想想看这无穷大的库存该何去何从,明天依然是双十一,价格依然漂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