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在书城没有看完的书,现在就摆在我的面前。
当下的物流让快速购物梦想成真,你只需要等上一会儿,你想要的东西就送到了面前。
这是一种非常幸福的体验,我也从没体验过像近期一样的人生感觉——对书如此痴迷。
以前看我爸,床头、沙发旁、茶几上、厕所里,任何可以有所停歇的区域,任何触手可及的地方,都有书的影子,现在的我,竟也成了这样。
看完了计划内的某本书的某章节,我又拿起了旁边村上春树的书,开始爱不释手起来。
是他一本太有名气的书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从之前的低谷期恢复至今,书籍和运动,给了我能量的注入。
书籍健脑,运动健体。
大约是去年和DL去了趟湾湾后,感觉元气开始恢复,后来慢慢变好,于是在今年把运动提上了日程,挑战自己最恐惧的项目——跑步。
风险大收益大的理论用在跑步上,那就是恐惧越大,克服恐惧的成就感就越大。
我在所有能够跑步的时日坚持每天10分钟,把它当作自己对自己的宣战。
昨天看《舞蹈风暴》,当代现代舞"天花板"水平的舞者——谢欣的一番话触动了我,她说:正因为体验过虚弱和奄奄一息,拥有力量才显得那么珍贵。
她作为一位生过孩子的舞者,每天健身练舞,六块腹肌的身材足以让所有人羡慕的同时,更让人对她的毅力和坚持感到震撼。
她说,每天的练习(包括健身和练舞),是她的一种信仰。
在《跑步》的封面上,我看到作者的一句话:"跑步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只要跑步,我便感到快乐。"
这句话,肯定了健身的意义,也肯定了保持一个良好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意义,那就是可以让人感到快乐。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作者在尾页如是说。
我不能同意更多。
人的成长本身带给人的痛苦,无处不在,让人无处可藏。
而选择经历磨难,选择坚持,则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面对苦难、面对历练的心智和体质。
当决定这样做的时候,人生的分水岭就出现了。
看着我的效率手册,不论是最初开始恢复的"舞动20分钟"的完成,还是近期每天都打勾完成的"跑步10分钟",我十分肯定的是,我也为我人生分水岭的出现捧了一撮土,初步筑了一点基。
时间的复利,不仅仅体现在投资上,而是体现在任何投入精力深耕的方面,从头脑到身体,都是。
如今,看到感兴趣的书会兴奋,在书城看不完的书就一定要买回来,每天感慨如果自己能够多几个小时多好,还能再多看上一些书。
我仿佛遇到了一个我不熟悉的我自己。
但我喜欢这样的一个新的自己。
今天是12月21日,还有10天,2021将拉开序幕。
回望2020,我看到了下班回到家马上换衣服跑步的我,我看到了坚持两个多月日更,在地铁上码字的我,我看到了逐渐沉迷看书的我,也看到了努力拿出勇气,去尝试做一些突破和改变的我。
刚才DL给我加油,我说我在进化中。
我不回避生活的苦难,我决定主动选择历练。
我期待翻开这本书阅读的时刻,我期待共鸣和心流的产生。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