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了,穿过鞭炮的浓烟,我仿佛又看见小时候眼巴巴的盯着父亲虔诚的烧纸磕头仪式后的贡品:几块糖。
对,就是几块糖。我们老家小年的早晨一般不怎么放鞭炮,都是在门口烧一刀纸钱,长辈们嘴里念念有词。祈求上天的保佑赐福。作为贡品的,就是几块糖。
我不知道用糖做祭品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但我们孩子却对这几块糖充满了无限的等待。那时如果不是逢年过节,不是结婚娶媳妇,平常人家谁会平白无故的去买一些糖豆吃呢?饭都吃不起的日子,糖就是高档奢侈品。
但小年必定要用糖的。所以每年这个时候,父母总会买上一点糖块,经常是不超过十块的。有时甚至只是四五块糖。买回家的糖必须藏起来的。因为孩子是没有多少定力的。只要被看见,肯定保不住的。
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和哥哥都不知道把家翻了多少遍。就是找不到。我们只好放弃翻找,转而祈求父母施舍一块。软心的父母最终都会给我和哥哥一人一块。再多是绝对不可以的。于是我们就都盼着小年的到来。
祭祀敬天的事情多是父亲主持。很早他就起床,到大门口悄悄烧一沓纸钱,然后拿起糖果丢到地上。嘴里念念不忘的是祈求幸福的话。然后恭恭敬敬的磕上几个头。至此,小年的仪式就完成了。一直在盯着糖看的我们,这时立即冲上去,各种抢到几块糖。总是先剥一块含到嘴里,然后剩下的就会在衣兜里装好几天也不舍得吃。装在口袋里的那种满足感,让我一整个年都会快快乐乐的。几块糖,就成了我们通往幸福的秘码。
有时我们独吃,有时也和小伙伴们交换着吃。而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攒糖纸。即便是地上看到一块别人吃的糖纸,我也会悄悄的捡起来,夹到我的书本里。攒的多了,我甚至曾把他们和集邮一样,用一个本子,专门用来夹糖纸。不时都要翻出来欣赏一下。
上班成家后,我和老公对这些节日都是平常心。所以对一些节日习俗等都不怎么上心,也就想不起小年应该做什么。糖果嘛,家里到处都是。孩子也不怎么喜欢。往往过年买一包糖,要放一整年也想不起去吃去。
过了小年,年就真的忙起来了。各种打扫卫生,洗漱,家里的年味一天比一天浓厚。小年就是年的序幕,过了小年,吃着糖果,孩子们就只管安安静静的喧腾着年的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