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可挡,敬心为要
势能来了,挡不住,不是几次战役,几个大将,一兵一卒,所能阻挡的,皆因势能已经形成,大势不能一时改变。
此时,若遇刚猛外力侵入、侵占,则会阻挡无力,他人如破竹,衰退方一片颓废。
借今天的资料,看历史当年:
当年萨尔湖之战,有人评说其重点不在战役细节,而在本身蕴含的万历皇帝的明朝与后金努尔哈赤的精神意志力的决赛(有人把这场战役看作是更朝换代的转折点)。
怎么说呢?
明朝表面上势力强大,却如同万历皇帝的身体一般虚胖无力。相反,努尔哈赤正在创业时期,精神意志力极为旺盛。万历二十余年不上朝,却也大肆征收额外税收(有一年竟多达五百余万两,每年光穿袍服就多达数十万两)。兵部给事中侯先春在辽东回来后就曾上疏说:“马力疲于私役,法令不行,将不用命,民不见德,远迩离心。”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当着公差,干着私活;有制度得不到执行;领导不作为,不以工作为重;员工没有职业道德等等,局面运转偏离轴心,团队没有了向心力、凝聚力,一片涣散。
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辽东百姓对大明的苛捐杂税极为痛恨,与之离心离德:辽人无脑,皆准剜之,辽人无髓,皆准吸之。
“苛政猛于虎。”可能原因不止于此,但也透露出时政或万历皇帝不得民心、众人叛离的原因之一。所谓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公司,或许弱者因势小被权势奴役,或许员工因能力不及被待之不公,可一旦遭遇强大外势入侵(或天灾或其他势力),就发挥不出正常战斗力。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势力强大,实则,犹如纸老虎,经不起冲击、打击,一战就败。
此时,势能已无,只能就势,在强有力的冲击下,只有随势而去,任强大势力施展了。
心为主宰,远离心,凝聚力将散,便无力可使。若想有力可使,使之有力,就要以“敬心”为要,怀着敬畏的心理,不松懈,不大意,不马虎,好好经营,如此,众心不远去。心还在,凝聚力就强,战友力就强,就能出马应战,勇不可挡。
我方势能强大,何惧来敌。
个人修身、立业,也不妨借鉴参考。临时感想,不成体系,感谢阅读,欢迎来聊!
19-3-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