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林树
01
《终身成长》这本书一直是我喜欢的书,也推荐过很多人。
晚上洗漱完毕,和朋友通话,又聊到这本书里的内容,大家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也进行了一些碰撞,有相互认同的地方,也有相互不太认可的地方。
因为有思维的撞击,难免也有情绪的波动起伏,但是还好,朋友比我更加有包容度,观点的表达艺术也远远强过于我。
在意见强烈不同时,甚至刻意用到了非暴力沟通的标准句式,我听到……,我感到……,因为我认为……,所以我希望……
想来觉得实在有趣,又觉得欣慰,2本书都是我推荐的,而如今能够聊到,并且运用到对话内容和形式里。
大概这就是慢慢影响身边人的乐趣和小成就感。
02
对于我来说,《终身成长》这本书有时候仅仅是让我知道人的思维里同时有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就已经是打开了格局。
一开始听樊登老师讲,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是要热衷于证明自己,而不是去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后来买来纸质书研读,也多次听书,才慢慢更多地了解两种思维模式不同,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样的不同。
固定型思维因为认定自己的能力是一层不变的,这种思维,对于有过成就的人,就更容易陷入证明自己曾经的能力,对于偶尔有小失败的人,就容易给自己贴上标签,或者对自己失去信心,更容易沮丧,更容易怨天尤人,而不是准备好了承担风险,直面挑战,继续为之奋斗。
但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时候,一种“人的才能可以发展”的信念会给自己带来学习的激情,当自己有时间提升自己的时候,不掩饰自己的不足,而是去努力更正它们。会更多选择让自己可以提高自己的的事情,而不是为了维护形象总是呆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事情发展不顺利时,也能拥有成长型思维,从而想要提升自己并坚持不懈的激情,让我们在遇到人生重大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
那么,是不是拥有这种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每个人想做什么,只要积极努力争取,都能成功呢?
其实并非如此。
真的不是只要有一定的积极性并接受适当的教育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者贝多芬的?如果真的拥有这样的想法,只要……就……,但凡这样的起心动念一起,对不起,你的固定型思维又出来了。
成长型思维让我们相信人是可发展的,但是从来不会保证能发展到哪里,但是这种思维能让我更加相信,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包括我自己,但是如书中原话所说: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
这是一种精神,是我不知道我可以到哪里,但是我能总是勇敢积极前行的勇气,是面对困境,总是不服输的心境。
如果要文艺一些来说,我觉得是:但行好事,无问西东。
还想到颜如晶讲过一句话,我也觉得可以很好地概括:勇敢争取,能被拒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