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忆似水流年
思忆似水流年这个天气有点像秋天。
小时候感觉夏收结束了,天气就慢慢变得凉快了。当田里第二季的晚稻苗日益茁壮,从嫩黄的绿色变到了青翠色,满地都是绿色的时候,早晚就温差就很大了。小时候,夏秋总有明显的一个分界线,夏天是夏天,热得彻头彻底,而秋天,虽然是“秋老虎”,但秋天早晚有温差,秋天的露水特别浓,会有些薄雾。
很喜欢那时家里的小院子。院子是典型的农家院子,有青色的苍苔,最显眼的是两颗李子树。一棵高的,一棵矮的,一棵大的,一棵小的。院子前门口高高围墙上,有连接东西两向平台的过道,过道上两株葡萄树的藤缠绕着,繁茂着。它们,都会在夏季里产出丰硕的果实。
房有正门东门西门三个大门,都是两开的木质门。正门面对的是田野,东门面对的是宽大的晒谷场,西门面的也是田野,还可以一目触及远处高高低低的山岗。屋的后头,就是一些芭蕉,一些梧桐的百草园了。
思忆似水流年环绕家里四周,还种了很多果树。桃子、桔子、柚子……在不同的四季里,不同时节里萌芽、开花、结果、凋谢。
这是让我童年时代萌生多少的期望与等待的乐园。
整幢房子坐北朝南。我的房间在后面,西边,很安静的地方。那时的窗子,是用钢筋做窗栏的,窗户是木格状带了玻璃的。我的房间,可以远望一口池塘,附近的乡人都在那里洗菜,夏天还可以在那里洗澡。房间里,最舒服的,是有那芭蕉。宽大的叶片经常在不经意的时候,在夜风的拂动中,探进我的书桌来。
读圣贤书之前,是需要净手的。这是对圣贤的尊重,也是爱惜自己的书本。拧亮台灯,柔柔的灯光照在书本上,也照在自己的心上。这是我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
看书是要心情的。那时候的村子里,是那么的安静。也常在看疲倦的时候,走出房门,静静地坐在家里小院二楼的平台上。看着星星,看着苍茫的夜空,看着夜色下的田野,看着远处星星点点的灯光。夜色中,近处有不知名的昆虫交响乐,你仔细地静听,会听到风走过身边的声音。
最喜的是、最爱的是:雨后的夜晚。那种清新,以及清新中透着的那种宁静,可以静静的看书,或是大声的诵读,可以挥毫写字,可以一个人在黑白的世界里自己对自己下棋。那时候的雨打芭蕉,滴哒着,分明是伴奏的音乐了。
思忆似水流年现在回想以前,那种童年,真的是快乐的。但那种快乐中透着孤独,抑郁中寡欢,总成为母亲的心病。父亲一天到晚都在忙,为一家的生计奔波,回到家还要做些家务,很早倒在床上就睡着了。母亲在一个儿子和女儿平常平安的长大成人后,一颗心就操劳在这个平静中让人感觉怪异的最小孩子的身上。
我一生的幸福与幸运,是因为有了这个家庭。
母亲是相当聪慧,相当聪明的。小时候没有读过很多的书,因为是长女,下面还有几个弟妹,成绩优异的她小学毕业就没念了。但母亲,一直有在农闲之后有空就看书的阅读习惯,耳濡目染的,也让我养成了一种手不释卷的习风。
第一本,课后的小说,长篇的是什么?是小学三年级读的《岳飞传》。其次呢?是从母亲箱子里翻出的《基督山伯爵》与《复活》。
夏收后的阁楼里,谷柜中新收割的稻谷还有着浓郁的香味,码得高高的稻梗软软的,中间有绚烂阳光的味道,瓦缝中会透下星星点点的光亮。我喜欢躺在这个稻梗中看书。总要等到天渐渐的暗了下来,母亲的声音从厨房里传出来的时候,一个脑袋里充满着七色幻想的少年,才从阁楼中下来。
身上还有些稻草的点缀,还有些稻草的味道。
这个男孩子,也许太过安静了。安静得太奇怪了。常常是一个暑假,母亲总奇怪这个儿子没有出过几趟门。太过调皮的大哥从小让母亲操心,而足不出户的小儿子,母亲的忧虑也是常挂在眉上。
母亲的忧虑也不是无根无据。
除足不出户外的担忧外,荷锄归来的母亲,注视着家里旁边的果园里,儿子专注不知忙着什么。走近一看,几支已经写秃的毛笔,儿子用纸小心的包着,挖了一个很深的坑,将毛笔放入……第二天,一看,坑旁还立了一个碑。碑上写着稚嫩的“笔冢”两字。
有段时间,儿子手上的伤痕也让母亲心伤。当儿子左臂上有第一道伤痕的时候,母亲并没有太在意,以为不小心在哪里擦到了。但过了几天,有了第二道,第三道的时候,母亲心里的疑虑变得很大。拉住了儿子问。
青春期的小孩不耐烦的说:我给自己定了每天的目标,没有完成,就用刀在手臂上画一道。
母亲在倔犟的儿子面前无语。父亲晚上回来时,也是无语。
足不出户的我,出门,最平常的就是戴着个草帽,背个钓竿,还有几本书。去离家不远的鱼塘里钓鱼。经常的是鱼篓里空空如也,书页倒是翻卷了不少。
母亲说,鱼竿能拿得回来就算好了。
只有几次的鱼香味从厨房飘出的时候,父亲的筷子总在奇思异想的菜前停住,母亲说:这菜是儿子做的。父亲扬着眉头:怎么南瓜从来没有人用这种切菜法?灰暗的灯光下,静静的乡村下,延长的晚餐时间里,多了几个话题。
那时,有人关心,母亲很关心,但是不知道怎么关心。
大哥很关心,经常出去的时候,四处给小弟借书。也在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盛行的日子里,给小弟四处按单寻本,同时,还经常在房口给放哨,在夜里提醒拿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不倦的小弟,几点了,该睡啦。
年华如流水,逝而无声。屋檐旁的几个果树都不断的在长大。那时的心感觉就象是一团茅草,不知道往哪里长,该往何处长。一个农村的孩子,就在发呆中思考,在看书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自己感觉,那时人生视角的窗口,就是书,就是书。还有,几十里外的小县城里的新华书店,里面的书,那条漫长的路。总是感觉很是庆幸,一段路弯曲下来,还是走向了阳光,走向一个缺少真正自我但还是有点自我的成年的我。那丛小小的茅草,虽没有长成参天大村,却也以自己的姿式和姿态,自然而健康的生长着。
思忆似水流年书,阅读和文字从此成为自己一生的朋友。任世事繁花如梦,跃宕如歌,心中始终保持着当年的那份宁静,怀着那份美好,想到了就有无比的温暖与幸福。
书随着年月慢慢积累,心也在书中慢慢的沉淀。在这样一个凉爽如秋的日子。唏嘘自叹,追忆一段似水流年的时候,坐在自己小小的书斋中,看着四壁落地的书架,满满的书,眼光总会落在那一排最发黄的书,那一排的书中,有我看的第一部小说《基督山伯爵》,有《复活》,书中,还有自己稚嫩的字迹。那里,有我成长的经历,有我梦开始的痕迹。
思忆似水流年(图片是自己拍自我的老家浙江省永康市雅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