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水说新语27—裴楷厉行天之道

春水说新语27—裴楷厉行天之道

作者: 春__水 | 来源:发表于2022-07-28 00:05 被阅读0次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一书里的一句名言。

说的是一切事物,唯有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上,才能有发展的可能。

一旦有一端走向极端,就会导致内在的冲突和矛盾爆发。

大的规律是按照天之道,是公平的,是一直平衡的,就像大海上的波浪一样,不可能掀起滔滔巨浪。

如果滔滔巨浪掀起来了,马上又恢复平静,它虽然有波浪起伏,但总体海平面是平的。

这个事情都在变化,但是趋于中间线,无论上下变化,总体趋于中间线。

所谓的权势、钱财,也都是这样的,它是一种能量,有的时候社会需要你去担任这个责任,你就去担任了。可是这不是永远属于你的,然后又恢复平静,你又回到百姓中去。

人世间如果你是拥有是的那种家庭,那天之道就让你逐渐逐渐减损,减损到慢慢恢复到平均线这里。

“不足者补之”,如果你真的特别不足,慢慢给你补足。所以整个社会是一个平均的状态。

在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您说家里边有财富,一直有财富,我们家打唐朝都是富翁,一直到现在我们家都是富翁,这样的人全中国几乎是少有的。 不知道友友们听说过有这样的家族没?

在新语里,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赵王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梁王司马肜是司马懿的第八个儿子。

赵王和梁王都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是晋惠帝司马衷的九爷爷、八爷爷。

梁王和赵王都是皇帝的近亲,当时的显赫权贵。


而裴楷出身著名世族“河东裴氏”,年少时就有名于世。他是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西晋司空裴秀的堂弟。

裴楷请求梁王和赵王他们两个封国每年拨出税钱几百万来周济那些贫穷的远亲。

有人指责他说:“何必跟人乞讨钱财自己做好事?”

裴楷说:“从有余的地方拿些资源给不足的地方,这是天道。”

裴楷的回应其实指出了一个玄妙的自然法则。这就是老子说的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法则。

然而,裴楷敢于做出这种看起来像是乞讨的行为,除了是因为他深知这一自然法则,更是因为他具有正义的品性。

他个人并不贪财,生活上他也不追逐豪奢的消费,而是过着俭朴的生活。

但当他跟权贵打交道时,总会时不时向地方索要衣服、车马之类的财物,过后施舍给穷人。

他这么做没有个人目的,而仅是出于他个人的正义和理想。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这个意义上说,天之道还是比较公平的吧?

相关文章

  • 春水说新语27—裴楷厉行天之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一书里的一句名言。 说的是一切事物,唯...

  • 希望你们生长(31)初学张迁碑

    阅读 一天读《世说新语》,读到巜言语十九》侍中裴楷引用老子的话宽慰晋武帝的故事!不仅想裴楷这“马屁”拍得太成功了!...

  • 《世说新语》· 裴楷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篇第十九则,讲了一个与情商有关的故事。 晋武帝司马炎刚刚登基当皇帝,就找人算卦看看他们这个帝国...

  • 《世说新语》裴楷

    裴楷评价夏侯玄说:“他总是好像在朝廷上一样恭敬肃穆,让人们无须刻意去尊敬他,却自然会肃然起敬。”又说:“看到夏侯玄...

  • 《世说新语》六章

    #海底两万里#【伙伴共读第197天】 今晚读《世说新语》六章。 裴楷去吊唁阮籍的母亲。阮籍行为不合...

  • 世说新语人物奇谈

    两得其中 裴楷与阮籍私交甚好。阮籍母丧,裴楷前去吊唁,登门哭咽就走。阮籍却不哭。有人不解地问裴楷说:“吊丧通行的礼...

  • 读《世说新语》裴楷故事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

  • 春水说新语——前言

    从今天2022.6.15日开始,准备开一个文集,起名叫春水说新语。 《世说新语》吉林文史出版社这本书,之前看过几篇...

  • 春水说新语55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难于教育,不听家长话,不按家长的意思去做,还总爱回嘴,说起道理还一套一套。 如果自己的孩...

  • 春水说新语46

    结果是,邓攸抹了把泪,又抱着侄子,拉着妻子,毅然决然地跨上了逃跑的路。从此以后,他的儿子再无音讯,不知道是被绑到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水说新语27—裴楷厉行天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po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