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链圈是一个特别有趣的地方,由于很多项目都处于初期建设阶段,较小的体量使得它即使进行较大的改变的时候也会快速的完成。所谓“链圈一天,人间一年”,这是一个常看常新的地方。
DBA最近开启了第四期投票活动,这个一度十分火热的项目,近期迎来了一次激励上的大改变。有朋友戏称他们变成了“赌场”。作为一个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也积极链接社区和项目方的”投资机构“,他们到底在”弄啥呢“?
一、DBA是什么?
DBA即分布式商业加速器 (Distributed Business Accelerator)的简称,在一篇介绍DBA创始人陶曲明的文章里,将DBA定义为区块链版YC。YC(Y combinator)是硅谷非常有名的创业孵化器,为早期创业团队提供种子基金、创业辅导、交流和帮助获取更多投资。因此,不难看出DBA也是一个针对早期创业团队提供支持的孵化器。
当然,与YC针对所有行业的创业团队不同的是,DBA现阶段只针对于区块链项目。且由于其“分布式”的商业理念,势必和中心化的YC孵化器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在运作模式上也有其独特之处。
二、DBA想要解决的问题
1、社区建设用户和早期投资人的投资回报差异较大。早期投资者往往能以较单价获取项目大量的Token,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社区参与人员往往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却不能获得等值的收益;
2、ICO兴起导致区块链市场浮躁,充斥着投机、炒作、赚快钱等风气,许多项目都忙于炒作上所变现,能静心做项目的团队往往由于变现周期长而得不到青睐。这样畸形的市场不利于行业的未来发展。
3、项目的广泛空投效率低下。无差别的空投能吸引一定用户,但是对于用户质量和数量都很难把控。甚至这样的空投模式,让许多用户更专注于“薅羊毛”而非项目本身。
4、目前区块链项目多基于不同底层技术,各自为营,和开源、协作的理念相去甚远。
三、DBA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构建分布式商业生态圈,让区块链从业者、创业团队、投资人、社区用户均能在DBA发现、推荐甚至是投资、参与优质的项目。所有参与者地位平等,且能够基于创造的价值获得合理的回报。
2、通过社区推荐项目、投票、发放代币奖励的方式,使项目的代币精准投放,获得真正关注项目本身的用户;
3、去中心化的运营和去中心化的社区自治相结合,用中心化的方式提供多种技术支持和服务的同时搭建一个自由的去中心化的生态,能让所有参与者自由对接、交易和协作。
4、打破行业壁垒,在这里没有所谓的公链、项目社区之分,所有参与者均能在DBA对接合适的资源,自由的协作。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
DBA是一个商业加速器,投资有潜力的项目是他们的核心,在投资的同时他们希望聚合社区和项目的力量,将二者与DBA生态圈牢牢的绑定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是一个不再做高高在上的投资者的团队,他们在下一盘比较大的棋:即DBA为项目提供了资金、还把早期的核心社区人员也组建起来了,项目为社区提供代币,社区为项目赋能。在DBA社区孵化的项目越多,送出的DBA就越有价值,社区拿到的项目空投也多,社区的用户也就会越多,好的项目也越多,也就越能孵化出更多的好项目。这么运转起来,是不是就有了飞轮效应?
细心读过投票新规的小伙伴可能发现了,DBA新规则里有提到“获得投资的项目可以获得所获投票98%的DBA,为社区用户空投项目代币”,及“未获投但是所获票数最多的项目,如果向社区用户进行空投,将获得奖池10% DBA”。DBA通过投票环节变相将自己的token给项目方,在双方都还没能体现价值的时候,项目方拿DBA做什么呢?参加DBA投票获取其他项目的代币,实现水乳交融?间接持有DBA股权大家绑到一条船上?(这一点我真没想明白)
DBA暂时没有上所计划,但是DBA要求获投项目向社区进行空投且和所投资项目之间的token可以按约定比例进行互相兑换,这一举措有点耐人寻味。试想如果这个约定比例是固定的,DBA投资的某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团队可以用DBA兑换大量的该项目token从而实现获利的目的?
虽然DBA-项目方-社区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关系,但是在整个DBA生态中,DBA项目方还是占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和优势:最后哪个项目获投,掌握在他们的手中。而且由于涉及商业机密,其中很多信息不能向社区公示。在不透明不公开的情形下,会有些什么样的隐患,真是随便脑补一下就是一部60集连续剧。
五、DBA代币
1、代币初始发行总量10亿枚,白皮书内未提及上所计划。
项目团队和天使投资人 20% (早期锁定)
DBA Token发行预留 18% (暂无计划,由基⾦金会保留)
社区初期投放 22% (分阶段)
基⾦金会保留 30%
社区建设 10% (基石/合作项目换币)
2、用户获取代币途径
①邀请用户,邀请的用户数量越多,就能获得单位数量越高的DBA。
②投票后,邀请新用户瓜分奖池30%DBA。
③推荐项目。如推荐项目最终获得投资,推荐人将获得10w DBA奖励;
④参与项目投票可能获得DBA,投中者将瓜分未中者投票总额40%的DBA。
⑤成为意见领袖(KOL)。用户跟投KOL,项目获得投资后,KOL可以获得跟投用户20%收益的代币。
3、DBA在生态内的流转
由于最新的投票奖励规则做了很大的改动,在投票这个环节,属于社区部分的DBA数量是减少的,反而有不少DBA进入了项目方手里。社区的DBA增量目前只能来自于每日签到、征文评比、邀请新用户注册。从这里能看出DBA的主旋律是邀请新用户、通过投票回收“眼光”不一致的用户手中的DBA、鼓励邀请更多新用户……这个看似完美的闭环,像不像是在割韭菜?
六、项目团队

DBA项目团队有着很傲人的履历背景,核心团队成员主要是产品领域和投资领域的人员,启动DBA这样一个类似于项目孵化器的项目可以说是十分对口了。团队方面没有什么槽点,且看团队后续配合吧。
七、结语
写DBA这个项目动机来源于前几日看到一位朋友的项目分析里问:“社区用户投票真的就创造价值了?”
之后便对着这句话仔细琢磨了很久,确实没看出来有什么价值。唯一可以看出来的是,这代表了这些投票的用户是该项目的潜在用户(也有可能是鲜嫩的韭菜)。正如项目方所说,精准的进行代币的空投,远比盲目的一通乱洒来的有效。
不过,不管怎么说,DBA生态确实为社区用户和项目方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为项目方提供了一个获取更多用户的途径,对于新创业的各个项目来说,这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可以理解为何在DBA的规则里,拉新是如此重要的一个存在。至于潜在的隐患,留待以后再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