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随时会淹没我们的信息海啸里,获得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早已不再是难事,信息的稀缺性程度也会逐步的锐减而不再占据任何优势,随之而来的却是我们的快速学习与理解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如何更快速的汲取与内化所接触的知识,并将各种碎片化的知识予以最大限度的整合,来锻造我们强大的知识体系,将会成为一项伴随我们终生的不可或缺的能力。
作者斯科特.扬作为一个超级的学习达人,正是因为对大量苦于学习无门,只运用机械式记忆方法的学生的观察,和自己在大量探索实践和对他人学习案例的反复研究中,总结出的一套建立在“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并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观点”的基础上的高效的学习方法,这也正是每个学习者梦寐以求的想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即我们“如何花最少的学习时间,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无意中得见本书,居然发现他与我多年来费尽心思探索的学习方法的观点不谋而合,内容又颇具整体性和便于理解,遂根据自己的学习心得按照一定的思维路径予以整理,与大家共同分享。
我们先来总结下作者对于“整体性学习”方法的基本认知的汇总,这代表了作者对于这种学习方法本质性的思考历程:
一、整体性学习方法(基础认知篇)
1.任何一门知识都不会单独存在,它总是与方方面面的知识有所联结。
2.要想走的更远,你需要从学科内部跳出来,站在外面看学科。
3.学习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比喻法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
4.学习者应该由学习战术家转变为学习战略家。
5.高智商者并不认为学科之间的界限那么清晰,他们更喜欢将知识视为整体性并很容易将所学知识与其他知识相联系。
6.你觉得知识乏味的原因是,你没有将这些枯燥的知识与你感兴趣的东西相连以便加强理解。
7.整体性学习会强迫你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学科、课程和问题,将任何知识从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图像或有趣的故事。
它是一种基于信息如何被储存来作为研究对象的,以搭建高度发达的结构来获取对信息的精深理解的学习方法。
举例来说,什么样的城市我们最容易在其间迷路呢?一般来说,简陋不堪,道路不畅,违章建筑成堆,豆腐渣工程泛滥的地方,往往无所指向,如果行进其间,连完整的路标都无所见的情况下,我们自然容易迷惑。
建立一份良好的知识结构就是绘制一份优秀的地图和建造一座设计良好的城市。那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在各个知识之间建立起尽可能多的联系,大多数聪明人每每学习一个新概念时,都会自主的将之与其他的知识相联系。
对此我们来一个小小的总结:
1.以建立高速公路的方式在专业交叉的领域之间建立起新的结构,从而让结构与结构之间产生关联性。
2.搭建的结构模式可以来源于我们生活经验的任何熟知的结构,比如我们以图像、声音和情感为主的感知结构、以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联来展示的关系结构等。
3.结构模式的信息应当尽量压缩。
总而言之,这种整体性的学习方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将所获得的信息观点联系在一起,应用模型,建立起结构来以理解不同类型的关系的策略性思考方法。
二、用类比法来诠释“整体性学习方法”(核心步骤篇)
比较巧妙的是作者在对这种学习策略的阐述上直接运用了我们最习以为知的生活上的实例,来加以做类比,这种类比法是作者整个内化信息过程中最重要的思想,我们通过这种巧妙的“类比法”可以轻轻松松的就理解信息的真实涵义。
“吃饭六部曲”对应着我们对于任何一门领域的信息从获取到执行运用的整个阶段的提炼,很有趣不是吗*^__^*
第一步:找东西吃(对应获取信息)
这很好理解了,你饿了,要补充能量,那咱们找家饭店吧!(你内心高呼,啊我要学习!我要进步!(^__^))
那么,哪家饭店好吃呢?(寻找信息的时刻到啦)
你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我们市或者小区里最好的饭店在哪里?(你搜集信息源的过程,确保足够的信息量可任你挑选)
查找下口碑网或者跟熟人探听一下(几方探索终于锁定资源,搞定,走起!)
第二步:点菜(对应信息的理解)
到饭店啦,刚坐下,服务员殷勤的走过来问候你:“先生小姐想起吃什么?”
你看着菜谱,上面什么样的菜比较合胃口?(理解信息的产生背景)
什么样的菜比较有营养?(理解信息的准确含义)
想喝啤酒的话就不能点海鲜?(了解信息之间的关联)
第三步:等菜(对应信息的扩展)
菜点完毕,服务员下单去了,你却在暗自思忖,该做点什么好呢?(思维发散过程)
为什么西红柿不能炒青瓜呢?为什么一定要炒鸡蛋呢?谁第一个把它们凑成一对的?不怕有毒吗?(深度拓展,知识背景探究,多问为什么)
这道菜的做法还有哪些呢?冬瓜炒肉片?冬笋炖雪蛤?来个满汉全席如何?(横向拓展,即类似的知识联系,与其类似的结论还有哪些?)
吃会不会影响朝代更替?吃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地位?(比喻法+内在化)
第四步:上菜(对应搭建模型的纠错)
服务员上了一盘菜---水煮肉片。“美女,我要的是小鸡炖蘑菇!”“不好意思,上错了。”(明白任何模型都有其局限,即时纠错)
第五步:开吃吧(对应信息的应用)
“哇,味道真是棒极了”,饥肠辘辘的你开始大快朵颐,解决温饱问题为先......(在现实中对信息进行恰如其分的应用)
第六步:服务员(对应信息的检测)
实际上就是站在一个审判者的角度,对自己进行追根究底的询问,来帮你更加完善上述每一步的过程。
比如,点菜时,询问,我是否真的知道知识的重要性?
思维发散时,询问:你是否知道知识从何而来,与哪些知识有关系?
应用时,询问:我是否将知识用到了实际生活中?
小结语:用这种比喻法来作为对整体性学习方法的策略性展示,实在是很轻松的理解啊有木有?作者真的是一个在生活中随时会进行深度思考的人,这等功力实在令人钦佩。
那些聪明人似乎就拥有那种功力,随时都能从生活中各个进行层面进行类比,以此来作为对复杂信息的诠释方法,以便让信息更能以可以理解的方式来为己所用。哦对啦,这种厉害的功夫之一就是:类比法。学习整体性学习方法的基础就是先搭建一个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结构相类似的基础模型。
三、能为我们如虎添翼的技术类方法有哪些?(技法篇)
这就像我们一旦理解了下棋的基本规则,第二步就要开始进一步的学习具体的策略,也就是针对执行方法上的探究。
如果我们只提前掌握一些学习技巧而并不熟知框架,那么在面对不同的挑战时是很难灵活变通的,所有的技法都应该为整体框架的目标而服务,所以我们才会在了解整体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再来探究我们的具体执行技法篇。
这类技法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我们建立一个能确切的执行我们的整体性策略的习惯,因此它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逐步落实的过程。
A:获取知识方面:
1)快速阅读法
指读法:运用手指提供的控制和聚焦,以及移动速度来控制我们的阅读速度。
练习阅读法:从规定时间的练习速度开始,到逐渐的在限定时间内同步达到理解知识的境界。
积极阅读法:针对需要深入理解材料的阅读方法,可通过以下几个询问法来予以深入阅读
这一节中主要观点是什么?
我怎样才能记住主要观点?
我要怎样将主要观点拓展以及应用它
2)笔记流:以“流”的方式写下信息
B:联系观点方面:
1)使用联想法搭建模型
2)比喻法:适合于抽象信息
3)内在化:适合于具体信息
A:明确你要内在化的概念
B:从建立脑海中的图像开始
C:脑海中的图像是静态的,还是栩栩如生的动态场景?
D:现在开始加速其他感官
E:加入更多的感觉或情感
F:不断重复和优化图像,直到你一想到它就能很快地回忆起知识
4)图表法
A:流程图--从某一元素开始,在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不同知识之间画出联系箭头
B:概念图--从最重要的观点出发,不断发出分支细化知识及分解观点
C:图像--用粗糙简单的涂鸦来代替文字来作出观点与观点之间的练习
D:将图表与比喻和内在化结合在一起--图表可以和比喻及内在化混合在一起,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C:随意信息处理方面:
1)联想法:将一系列观点串联在一起,以便可以通过任意一点就可以轻易捕捉到其他观点的方法
2)挂钩法:将信息与具体的0-12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的记忆方法
3)信息压缩技术:通过减少信息容量的方式来获得对庞大信息的记忆方法
D:知识拓展方面
1)实际应用:寻找不同的方式去应用学到的观念
2)模型纠错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来予以反馈并精进
3)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制定1-3个月的目标,并围绕此目标展开相关性的学习
怎么样,听起来这种整体性的学习方法还是很容易理解的吧,不过大部分需要我们具体拿来实践并运用。不过我们在了解作者的整体思维过程后,把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牢牢的刻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进而在生活中不间断的使用,最终我们会建立起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快速高效的学习策略。
作者也说了,学习,就该是一种策略性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