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完自己记下的笔记时,突然想到猫老师开班课所讲的最终指向了“如何看待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如何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庆幸的是通过阅读,课中所提到的大部分“坏毛病”我都有在避免,当下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每时每刻的觉察,力求知行合一。
有关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我是从16年初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当时因为恋爱的原因,我开始内求。最终我明白:当我无法合理、有效地表达对自己的喜欢时,我几乎不能带给身边人相似的东西。而近来的反思更令我讶异的是:我几乎屏蔽掉了自己的感知能力。比如我大学两年,仍然不能一下子说出我最喜欢吃的食物。一旦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有冲突时,我通常会选择让步。除却一般情况下的不会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的让步,其他的或多或少在当时都会以某种不可见的方式留存下来。现在想来,后者会阉割掉我对生活的热情(激情)。当我不能正常且合理地付诸自己的诉求时,看到别人同样的诉求实现时,内心的负面情绪就会被勾起来,进而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从初中开始,我就时常无法接受周围人开玩笑或嬉闹时的言语,于是会告诫自己戒除同样的坏毛病。等到了大学,一方面是阅读的原因,一方面则是自身经历所带来的影响。让我深知作为无关者去评判别人的是非是多么无趣、无用以及无能。就前段时间的助学金认定一事,有一位女生找另一位女生拉选票,而后者在事后则把这件事在班里给传了开来。我知道了这件事,但我选择了不作为。然后依照自己的原则给当事人画上了否定号。在无法亲身观察每个人的家庭条件的情况下,匆匆下定论一方面彰显自己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一方面造着他人的是非,同时又加深这一做法在心底的烙印。自认为比他们在这件事上看到的更深、更远,但揭露事实并不见得会让现状更好。任正非先生曾谈过“管理的灰度”一词,不敢妄自苟同,却仍做心底之基。
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我认为的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指无法改变的现实情境,一指周遭可变的物。不论前者,还是后者,要么适应,要么改变。但是后者往往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比如恋物癖、屯书爱好者等等,当外物充斥着整个大脑时,我们几乎无法腾出时间和空间来关注自己的内心。这个时候,适应和反向塑造同时进行,一步步直逼最后的爆炸或者麻木。
无论是自己和谁的关系,最终都会回归到自我,也就是猫老师在课中一直提到的内心的“铭印”。在心底种下的东西,会投射到现实生活中,这往往决定着我们看到什么、做出什么样的评判,进而同化我们。因此,当下的觉察是我们改善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周围环境关系必要通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