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思维模式,与冥想之道

作者: 学霸猫 | 来源:发表于2016-03-06 21:34 被阅读344次

一、成功的三种模式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成功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吗?

第一种成功,叫做乾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透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了极具竞争力的个人,或行业中极具竞争力的品牌,在竞争中表现最好,获胜。这是乾道,也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成功,最容易被看到的成功。我们在年轻时候努力读书,努力工作,希望成为成绩最好的那个,希望成为业绩最好的那个,都是行乾道,得到这一种成功。

第二种成功,则叫做行坤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一种比较看不见的境界,当人自身达到一定的阶段后,他必须学会放手,授权,以服务作为领导,使得一个比他个人能量大很多的团队,或大量的其他个人,能够获得成功。在这个阶段,他的目标不是"我要成功",而是“我要帮助尽可能多的人成功。” 比较好的管理者,大都要学会行坤道,对个人的业绩和光芒放手,从而成全团队和公司的业绩。退一步,是厚德载物的智慧。

而第三中成功,就是化合乾坤之后,合于道,而无所恃。这是一种更加看不见的境界,在这一个层次中,人与大道合二为一,西方人所说的“成为爱”,老子所说的“圣人”, 都是指这个阶段的成功。人在这个阶段,能够化合乾坤之道,运转自如,参透有无、长短、高下、虚实,则能够因时因势而化,功成身退而不自彰。他不是风云或阳光,他是天空,他让乾坤之道都可以发生,当他是“道”的本身。

让我再翻译一下:

乾道的成功,是最垂直领域的领先者。

坤道的成功,是做平台,满足平台上供需双方的诉求。

而第三种成功,就叫做做生态。多横多纵,甚至成为商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you know who I am talking about)

所以,成功并不是从膜拜方法,模仿他人的路径开始的,而是需要觉察——觉察自己当前的事业,是在行哪一个道,是在哪一个层面上追求成功? 

二、你的思维模式

He does't become a billionaire by making a billion dollar, in fact, he first developed that billionaire mindset then he made a billion.

                                                                                  —— Donald Trump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知不觉被注入了一种恐慌的情绪,那种恐慌的情绪从头到脚地屏蔽了我们的理智与感知,使得我们对于犯错误、冒风险以及“承担压力”,产生了一种被“放大”的恐惧感,而当我们的恐惧感高于理智的界限后,人的认知模式就开始滑落到了“防御模式”,也就是“避免风险与失败的模式”。落入这个过程时,我们会感到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行动力都被大幅度地限制,无法自由地挥洒才能,完成创造性的工作,于是,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

艾森豪威尔将军曾经说过:“战胜敌人有两次。第一次是在心中战胜,第二次才是在战场上战胜。”

王阳明也说过:“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防。” 王阳明作战时,恰是以不变应万变,从来心如止水,一次次地让对手滑落到“防御模式”的状态之中,然后不费吹灰之力地击破对手。

让我们暂停一下你阅读这篇文章的双眼,回顾一下,你最近一次滑入”防御模式“是什么时候? 觉得情绪沮丧灰暗,整个人想不了问题,也做不了事情,突然一下子变得很负面悲观,脑子里各种不好的可能性都涌出来了—— 项目失败了怎么办,这个月又没钱了怎么办,我想去做的某件事情遭到阻拦怎么办?我重视的人不喜欢我了怎么办?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我们所担心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而有意思的是,越是被担心绑住,我们的行动力下降,担心的事情反而越有可能发生。

那么,与“防御模式(Defense Mode)”相反的模式是什么模式呢:“探索模式(Exploration Mode)”,认知科学中的“探索模式”,相对应的,就是积极地思考,积极地行动,朝着最好的可能性与结果不断进发,进而更容易引发积极的结果。

不用纠结你是在“防御模式”还是在“探索模式”,打开自己的记录表,看看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如果你的行动 > 纠结,你已经走出了一条很棒的探索模式。

如果你的纠结>行动, 那你要快点开始转变了。

用大量的行动和探索,来代替对未知的恐惧和纠结。需要的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勇气”:一种诚实的剖析自己,反思自己的勇气。

不用任何借口和理由,来美化自己的行为。像一面镜子一样,诚实地反映。自己做了什么事情,采取了什么行动,是纠结的时候多(无论以任何理由),还是不管不顾的行动更多。

看见了,自己就会有答案。

三、从冥想中悟出的改变之道

自从我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开始理解,为什么像欧普拉,乔布斯,这样顶级成功的人,会如此地推崇冥想这件事情了。当一个人,真正开始理解,自己的思想,是如何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自己的行为时,他将会对那个行为背后的“道”臣服。

主宰我们行为背后的“道”,是自由的意志,是选择的权利,更是“一块更大的反应空间”。

我们在刺激和回应中间的选择空间,决定了我们对生命的自主权—— 空间越小,我们就越是环境的受害者,就越会在“防御模式”里打转。而这个空间越大,我们就越是超越现状,开始进行创造和行动。

对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非常审慎地选择,才是明智之举。

我们常常觉得自己的理性不够用,常常做事情到一半就心烦意乱,阵脚全乱,而不能心平气和地将事情一气呵成地做完,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自由选择空间”不够。

对我而言,冥想,正是一个扩大“自由选择空间”的不二法门。

当我将一刻不停地思考着,忙着回应眼前种种兵荒马乱的大脑停下。

当我将自己总是在寻找下一个动漫、电影和电视剧诱惑的眼睛停下。

当我将自己似乎总是吃不饱,总是在贪求更美味食物的口舌停下。

我专注在自己的呼吸之上,人可以三天不喝水,五天不吃饭,却不能做到几分钟不呼吸。在一呼一吸之间,全然的存在,就是与强大的感觉连接。

在那个时候,我不是“必须要依靠外界能量供应”才能存活的我。我是原原本本地,不依靠任何外物就能存在的我。我是那个当下的存在,超越短暂诱惑,超越思想纷争,而我原原本本地在那里——于是,恐惧脱落,想要逃避的欲望也脱落,对外物的执着渴求也脱落。

每一次,当我从静坐中站起来,抖落一身灰尘的时候。

我看到满地抖落的,不是灰尘,而是那些不知何处来的恐惧和质疑。

坚固我心,放手去做。

相关文章

  • 成功,思维模式,与冥想之道

    一、成功的三种模式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的成功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吗? 第一种成功,叫做乾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透过...

  • 专注思维很消耗精力

    记得在《学习之道》这本书中,提到了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思维”与“发散思维”。 感觉深入思考时的“专注思维”,是一件...

  • 《终身成长》书结

    《终身成长》这本书,就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探索,对它的思维模式、与个人成就与成功、与商业、体育以及人际关...

  • 2019-10-12

    中华文明的人格模式 君子之道 中华文明思维模式 中庸之道 中华文明的行为模式 礼仪之道 精神的文明、行为的规范、素...

  • 21天拆书10《终身学习》:两种思维模式对成功和失败的看法

    《终身成长》P113-118二种思维模式决定成功与失败的意义 研究成果1: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

  • 小雪+杨守平+十一期训练营第三周第三次作业

    《终身成长》P113-118 二种思维模式决定成功与失败的意义 研究成果1: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

  • 《终身成长》读后感

    这是一本重新定义成功思维模式的书。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成功的思维模式是天赋,那些天生就拥有成功思维的模式的人才是人...

  • 《终身成长》第三拆 P113-118

    二种思维模式决定成功与失败的意义 研究成果1: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

  • 读书《终身成长》

    本书主要介绍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思维模式,另一种是成长思维模式。面对成功与失败,两者表现各不相同。作者建...

  • 2018-03-17 高效阅读实践营 Day13-每日一书挑战《

    Day13/21 25+喵喵+北京 【书籍名称】《学习之道》 【阅读感受】 一、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 专注思维模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功,思维模式,与冥想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yvo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