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处在一个过度传播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生活的人,很容易被各种商业信息裹挟着往前走。
但更可怕的是,我们对“自己被裹挟”这件事,一无所知。
1.过度传播的时代
从数据上看,传播业是个规模超过4000亿美元的产业,其中2060亿美元投入于大众传播,也就是说,传播内容以完全一样的形式生产出来并分送给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们。
美国有1449个电视台和四大电视网络、10379家电台、1509家日报、7047家周报、17000多份杂志和时事通讯,以及九大电影制片厂。
美国人有充足的机会享用大众媒体的信息盛宴。
一个典型的美国人每年花1550小时看电视,花1160小时听收音机(全美共有收音机5.3亿部),花180小时阅读重达94磅(约42.64千克)的报纸,花110小时阅读杂志。美国人每年有机会阅读的新书超过5万本。除去睡觉之外,美国人每天的时间有一半以上是与大众媒体共度的。
正如营销大师阿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所说:我们的社会是“过度传播”的社会。
2.过度的弊端
过度传播往往会跟过度营销划等号。
而过度营销往往会带来一些弊端。
20世纪90年代初,17岁的德米特里克·詹姆斯·沃克因杀害一名16岁的少年而被判终身监禁。
他的作案动机仅仅是一双售价125美元的耐克“空中飞人”系列运动鞋。
德米特里克实在太想要这款他在电视上看到的鞋子。
于是,他用一把口径0.22英寸的手枪抵住约翰尼·贝茨的头,并扣动了扳机,抢走了一双崭新的高帮运动鞋。
在庭审时,休斯顿检察官马克·文森指出,广告所营造的形象也应该为此案负一部分责任。文森说:“如果我们给运动装备打造高端奢华的形象,甚至到了驱使观众为之杀人的地步,这不是件好事。”
过度营销的方式是:用语言包装自己的产品,并以此引领受众的想法,令其以与传播者观点一致的方式思考。
但是,这么做最大的问题在于:用语言包装和那个产品实际的价值,有时候并不符合。
再好的鞋,也只是一双鞋而已。
3.营销策略
在现代营销中,以下六大策略经常被使用。
第一,包含“新”“快”“易”“改良”“现在”“突然”“神奇”“推出”等词的广告,销售业绩更好。
第二,在超市里,放在和眼睛平齐的货架上的商品卖得最好。事实上,一项研究发现,与腰部齐平的货架上的商品销售仅为前者的74%,而放在最底层货架上的产品销量仅为57%。
第三,使用动物、婴儿或性感形象的广告,比使用卡通形象和历史人物的广告更有可能售出产品。
第四,放在超市过道尽头或收银台附近的货架上的商品被购买的概率更高。
第五,捆绑标价,比如1美元两个而不是每个50美分,往往会让顾客感觉商品更值。
第六,在募捐和推销的电话中,询问对方“你感觉怎么样”,然后认可对方给的回应,会让对方答应你的请求的可能性翻一番。
你不必深究这六大策略为什么有用。如果要分析起来,一本书也不一定够用,他们是人们日常接收信息的习惯,是结果和事实。
举个简单的例子,跟你视线齐平的商品,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却是利润最大的,或者这个产品的经销商,买通了超市经理,仅此而已。
总结一下,认知操纵无处不在,不理解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人,总会被它牵着鼻子走。但是,当你了解了之后,就要警惕他们对你独立思考能力的破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