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出行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和便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行工具由远古时代推车演变到古代的花轿、马车,进而演变为如今的公交、地铁、小轿车、自行车、电动车、火车、飞机……出行方式也由原来的步行变得越来越依赖交通工具,这是一个时代在历史的车轮下不断前行留下的印记,这表明一个时代的进步。
对我个人而言,虽然时代进步了,但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独自打拼的我越发发现出行效率越来越低,出行体验越来越差了。今日的北京,已经堵出了一个新高度,不知同在北漂的你们是否有和我有一样的感受?
堵车,北京的难言之痛。比如有时明明一个小时的路程,结果偏偏要多耗费一倍的时间在路上,尤其是在一些恶劣的天气状态下,瞬间感觉身体被掏空。就拿我个人来说吧,我目前所住的地方距离公司按正常情况计算是需要一个半小时时间,可每次基本都要耗费两个小时,尤其是一遇上下雨天,在路上的时间更是无法控制。其实坐地铁的时间还是不算很长,主要是等待公交的时间无法估量,要不就是刚走到公交站要坐的那趟车刚走,要不就是车堵在半道上迟迟不来,我们只能傻傻地站在公交站牌那静静等待它的到来。有时好不容易等到车来了,人太多,无奈挤不上去,只好继续等待,更有甚者挤上车了,由于地面交通拥堵,公交车开一会儿停一会儿,我们就在这样的开开停停状态下行走着,保持着极大的耐心等待公交车将我们送至目的地。
再比如一到国家统一的节假日,由于车太多,总是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各种车祸,高速路上就被堵出翔了,几个小时过后,车还是一动不动,人们只好走下车开来欣赏外面的风景,打发下时间。明明几个小时就可以到家,却足足花了一天的时间,大好的假日时光就这样被浪费在了路上。
……
以上的种种例子,无不印证了出行效率的低质化,这到底是何原因?
首先,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步提升,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人类的出行欲望,很多人都开始考驾照,买车,更何况现在购车可以实行分期付款,人们的偿还压力大大减少,导致了私家车的剧增。现如今,车主满大街都是,十人中就有六个有驾照。虽然交通设施跟上来了,并继续以爆发式增长,但是道路建设没跟上,很多道具都是维持在以前的状态,没有拓宽。道路的狭窄,必然导致道路的拥挤,因为它承载不了那么大的车流量。加之交通的拥堵正在逐步消耗人们的耐心和忍耐力,人们已经处于一种高亢状态,一到堵车,谁都不想让谁,只要路中间有一丝缝隙,不管大车、小车、电动车、自行车、行人都使劲往里钻,不留一点空间给别人,也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就这样,道路越来越拥堵,时间却还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人们在路上煎熬地等待着。
其次,我认为是人们的出行素质越来越差了。就我最近这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一、在一些没有电子眼的地方,红灯对于一些车主和行人有跟没有无任何差别,他们不管红灯绿灯都使劲闯,无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二、在马路上,很多行人根本就不怕车,就算车按响了喇叭,他们也无动于衷,慢腾腾地挪动着,霸占着整个车道。三、在一些红绿灯交叉路口或者道路边,随意停放车辆,导致其他行人拐弯时看不到前方的路况,最终酿成大祸。
最后,在现实面前,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低头,选择退而求其次。为了省下房租,我们不得不选择离公司远点且交通不便的郊区,只因这些地方房租便宜。交通的不便,自然会导致出行效率和出行体验的。
面对庞大的人口,堵车在所难免,但是希望可以尽力去改善,完善相关条例、机制、基础硬件设施,共同营造良好得的出行的氛围,让奋斗的我们行走在路上堵车不堵心。
我是一枚爱摄影、爱看书、爱捣鼓、爱生活的90后妹纸,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