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没了人情味,更何况是年味儿。
如今的社会发展快到让人有点跟不上节奏,有改变,有保存。在变化中有利弊得失,在不变中有难忘的回忆。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能在脑海中“翻箱倒柜”的寻找出过去火红的年味儿,但于我而言已是相隔甚远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37871/673b9bb5ab278408.jpg)
以前的年味热情而火辣,但凡是如何一个物件沾上了大红色便是欢喜的好兆头;但凡是一个声音只要动静够大便人言“岁岁平安”;但凡是一道平淡菜肴摆在过年的大圆桌上便成了一场“蟠桃盛宴”……
而现在大红色被城市斑斓的灯光剥夺了艳丽的色彩;高分贝的声音被政府归类为噪音;相聚餐桌吃年饭的是那道菜却已然换了人。无一不是在宣告——中国的年味儿淡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37871/f6ec19f568c7a43e.jpg)
我回忆的年味。寒冷,温馨,童趣。 寒冷。父亲总载着一家人去亲戚家,不霸气的是那是一辆电瓶车,360°接受年夜寒风的洗礼让寒风划破肌肤。那时也不讲究一辆电瓶车超载的问题,所以列排的三口不怕遇见过年的交警甚至友好的来一声问候。当我们三口子呼出的气达到相同的频率时,便像极了老式的灶台升起的烟,也总禁不住寒冷的瑟瑟发抖。一到站,越下车。把手伸进朋友的衣领子,常在这一哆嗦里开启孩子的乐趣。
温馨。吃年夜饭的小孩总不那么正经,都是要到夜里开小灶的。我也是那个拿着一杯饮料没皮没脸讨要红包的那一个,却是有教养的道声“新年好!”。孩子的讨喜也都能逗得长辈开怀一笑。饭后长辈会瘫在椅子上白搭。也会组织小分队去打麻将,所以可别小瞧这年里的国粹哦!我们孩子却早已经不知道疯到哪里去了。
童趣。过年的孩子的最快乐的。我所说的孩子并不指年龄小的小辈,也不乏有童真的长辈。我们玩还是放鞭炮,因人而异的放鞭炮。胆儿小的姑娘们玩摔炮用,“绵软”的力气摔在地上就响;小男孩就开始点上火花,那样的火光总叫女孩子羡慕;长辈要发大炮仗和烟花总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欢声笑语,那是视觉听觉的一大享受。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37871/5cf86e8c6f2b4414.jpg)
不大相同的是现在的年。鞭炮笑声都没有了。有的父母开始拿着孩子相互攀比,有的的在岗位上拖着疲倦的身体想念着那些个ta。很少有热闹的一家,更多的是平静的年。大大小小的差异让我有些沉默。这是好是坏呢?
最后我想对全国人民说:尽力回一次家吧,不为啥,就全当回家捂捂那颗冰冷的心。年味儿或许淡了,但是人心不能凉啊!我们的人生应该比春晚要精彩;我们的人心要比灯火更温暖!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