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③宋朝那些事·你的名字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③宋朝那些事·你的名字

作者: Y晓风残月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19:55 被阅读141次
知否,知否 偶然把《知否》的人物放在一起,一串串名字翩然入眼:华兰--墨兰--如兰--明兰,眼前顿然一亮。多美的名字啊!

不得不夸一句,盛家不愧号称“书香世家”,名字起得真好听,给人灵动曼妙的美感,一听就是大家闺秀。所谓,谦谦君子,幽幽如兰。

知否,知否

从古至今,兰花是文人君子的至爱。圣人孔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生长在幽谷,没人欣赏,却还在坚持开放。《孔子家语》也记载,“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芝兰之香,就如君子德行一样,高洁清雅、不媚流俗,潜移默化,改变人,濡染环境。由此孔子发出了君子“必慎其所处”的感慨。

知否,知否

爱国诗人屈原,特别喜欢兰花,总喜欢折兰花佩在身上,《离骚》中他写“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的扈与纫,正是显示了自己德行高洁、修身清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即使被流放,还是种植兰惠等香草,勤身自勉,朝朝暮暮不曾懈怠。

知否,知否

不只屈原,历代文人对于兰的书写从未停止过。在他们的笔下,兰已然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

苏轼写兰花的幽香“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题杨次公春兰》);杨万里写兰花的隐逸“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三花斛三首》);卢纶把兰花比君子,“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就连诗仙李白也说过“ 如果还有来世,我做草要做兰花,因为它的香气都可以飘到秋天。”

知否,知否

郑板桥一生痴迷于兰竹石,在《题兰》中写道:“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见过了,感受到了,才知道有的美,确实无法用语言表述。正是因为无法用世间其它的事物的美来比喻兰的美,所以我们通常只能以兰喻人,以兰喻美。

欣赏着剧情,听着这简单的名字,却越品越有滋味,越品越觉意味长深, 宋人起名可真是大有讲究:华兰, 墨兰, 如兰 ,明兰, 淑兰, 品兰。

知否,知否

以兰花为名,想起来就觉得香气清幽,端庄典雅。

尤其是明兰、墨兰,明墨两个字是反义词,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姐妹性格和人生的写照。明兰聪明、明智、明白事理,而墨兰心中阴暗,手段下作,也就糊弄着过一生了。

知否,知否

我有时痴痴想,若有来世,给自己再起怎生一个石破天惊的名字呢?容若,一看就是填词的;秋雨,一见就是写散文的;锡圭,一念就是钻古文字的……

知否,知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③宋朝那些事·你的名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ayi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