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熊孩子”?
通常指的是那些特别调皮、捣蛋,不听指令,停不下来,经常闯祸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除非他睡着了,否则,时刻都要弄出许多“状况”,让身边的人措手不及。打骂没用,说教更是不听,用好吃好玩的诱惑他,最多安静一分钟,很快又开始“熊”起来。“熊孩子”不单让社会排斥,让学校烦恼,就连家长自己,也是头疼不已。
出现“熊孩子”,学校和社会总是责怪家庭教育不当,认为是家长太过宠溺,所以把孩子养得这样无法无天。或许有部分家庭是比较宠溺孩子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家有熊娃”都是家长宠溺的结果,家庭很可能“背了黑锅”。
从开设感统测评中心以来,慢慢地让家长们越来越了解感统,渐渐能理解孩子很多看似“奇怪”、“捣蛋”的行为,是缘于“神经系统与大脑网络发展不成熟”——专业称为“感统失调”。
可是,社会上绝大多数人还不了解感统,甚至于学校的老师也对感统认知得很少。
近期就有几个家长向我们倾诉所遇到的困扰,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一直以来我们都耐心地一个个地为家长解答,教他们如何跟老师去沟通,请老师理解孩子。
孩子之所以不能配合、无法自制,并非他们“不听话”、“跟成人对着干”,而是因为“感统失调”,孩子目前正在调整中,需要时间和大家的理解和帮助。
这个孩子早期养育时,静态活动比较多,前庭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同时因为剖腹产后没能及时予以足量的按摩抚触,触觉通路也是不足的,好在他只有四岁,身体的生理优势还是比较明显,因此开始训练两周后,出现了“敏感期重现”的现象。
在感统专业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生命重启”的好事,因为神经发展和大脑发育过程中,外显出来的就是“敏感期”,大量的敏感期一旦错过,永不复来。也就是说大脑可能永远会失去这个功能区继续发育的机会,所以业界也有“敏感期贵于黄金”之说。
但是对于一般非专业人士而言,可能就不太好接受了。因为前庭的发展是要不断地变化体位和水平转化,所以正在进行前庭弥补的孩子会显得“特别好动”、“一刻都不停”,这是生命的本能在告诉他——“要动”,就好像一个初生的婴儿,饿了就一定要吃奶一样。
如果吃不到,这个婴儿将用尽全身力气哭喊,不管如何劝阻都没有作用(我们不会说婴儿不听话、跟我们对着干),除非让他吃到奶,哭喊会立即停止。
所以,感统失调的孩子,不是跟谁对着干,而是他生命的本能需求太过强烈,根本无法顾及其他。敏感期通常要获得满足(神经与大脑网络连结好)之后,会逐渐消失,行进到下一个敏感期,有时几个敏感期是重叠或交替进行着。
这个案例的孩子就处于前庭与触觉同时发展(弥补)的过程,所以不但会动个不停,也会到处碰、摸、撞、推。至于不看黑板和走神(没有专注力)的现象,这是孩子在家庭教养上错误养育造成,专业上称为“髓鞘化不良”:孩子在专注做某事时,成人过多的关注与干扰(擦汗、喝水、喝奶、喂食、对话)等,容易形成髓鞘化不良。
孩子不专注,不是压迫他坐在那里,他就会“专注”了,这是已然形成的生理状态,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是不可能对抗得了的。这需要尽可能提供少干扰的环境让孩子自由专注地探索(每次至少15分钟以上),持续一段时间后,孩子才能慢慢调整过来。
这个案例需要我们成人(包括家长与老师)要多创设跑、跳、滚、爬、旋转、摆荡类的活动(特别是孩子坐不住了,干脆就不要再压迫他坐在那里,不如放他到操场跑两圈,翻几个跟斗,然后再回来),同时在家要做足每天15分钟的按摩抚触,挤压拥抱的互动,很快大家就能看到孩子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