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一样的甲午(序言)——关于中日国势、军力、政略、战术的比较研究

不一样的甲午(序言)——关于中日国势、军力、政略、战术的比较研究

作者: 阿史那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17:23 被阅读35次

序言

甲午战争,首先是一场战争。

战史从属于历史,带有历史的共性,又有自身鲜明特征。

历史需要人来记载,作者的政治立场和个人观察角度,决定了历史的根本方向和表述方式,如“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为维护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使“乱臣贼子惧”,不惜用“春秋笔法”篡改历史。后人效仿先师所为,纷纷以笔削春秋为己任,历史的真相更加晦涩难明。

客观上讲,不仅追溯久远的历史很困难,就连弄清最近发生的事件也不容易。电影史上有一部经典之作《罗生门》,为查清一名武士的死因,强盗、樵夫、武士妻子和女巫——事发当场的亲历者们,站在自身立场上,提供了四份表述各异、矛盾重重的证词,且越说越笃定自己所说就是确凿发生的事实。

真相只有一个。但亲历者们在回忆时,往往会刻意回避掉对自己不利的环节,有的会编造谎言掩盖自己的怯懦和无能,有的会修饰美化自己的行为或动机,有的会放大对手的残暴和凶狠,所以证词里往往充斥了猜测、假设、质疑和遐想,这就给局外的观察者们带来了很大困扰。

犹如英美法庭的陪审员。

他们不得不在证人们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的证词里,寻找真相的蛛丝马迹,不免偶尔出现误判。也正因为如此,1994年,美国著名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才得以从杀妻的严重指控中脱罪。

考究历史的真相,犹如身处疑点重重的案件,要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和谜团中,找到证据链条确凿,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人物思维方式和逻辑行为的答案,这是既能自圆其说、还能让人信服的唯一解。

基于此,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收集史料,探本溯源。甲午战争史料,包括正史记录、战争原始档案、官方文件、当事人回忆录、报刊评论,以及后人所做的专项研究等。由于当事人的表述立场和角度各异,重点考察不同国籍、不同团体、对立阶层人员留下的第一手史料,主要分为五类:

    一是日方当事人的记载。如伊藤博文《秘书类纂——机密日清战争》、陆奥宗光《蹇蹇录》、日本博文馆《日清战争实记》、参谋本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海军军令部《廿七八年战史》等。

    二是中方当事人的记录。如《李鸿章全集》、《筹办夷务始末(咸丰、同治、光绪朝)》、《清实录》、《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丁汝昌致戴宗骞书》、聂士成《东征日记》、孔广德《普天忠愤集》、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等。

三是第三方的记载。如英、法、俄、美、德等国的官方文件和新闻报道,万国报馆《甲午—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西洋镜:海外史料看甲午》、《西方人亲历和讲述的甲午战争》、《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等。

四是当代人的著作和论文。如戚其章《甲午战争史》、宗泽亚《清日战争》、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清下)》、姜鸣《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王鼎杰《复盘甲午》等,以及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陈悦《北洋海军军舰“主炮晾衣”说考辩》、南昌龙《甲午战争前的朝鲜问题及中日关系》、李玉生《从定远、镇远的战损情况看中央装甲堡军舰的结构和水下防护》,孙洪军《论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战地救护》等。

    五是关于19世纪中后期东亚各国政略、战略和世界军事战役、战术方面的资料。如东亚基本战略格局、军事技术进展和海陆军战术发展演变、清日两军编制、力量建设、军事训练、武器装备、后勤补给、装备支撑、后续动员、财政投入、兵力投送和战法研究,以及欧美诸国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外交动向、兵力部署等。

    选取和阅读足够多的史料之后,需要综合运用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分析法、量化法等方式,反复比较核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值得信赖的证据链。但关于甲午战争的史料浩如烟海,其中有出于政治目的的歪曲,有哗众取宠的产物,也有“军事盲”想当然的感性描述,不时会出现互相矛盾的说法和貌似真实的“孤证”,必须构造一套完整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与之对应的人物分析模型,去进一步甄选鉴别。

进入研究的第二步,重构时代大背景,引接19世纪末世界政治、军事格局和甲午战争前东亚地区基本态势,明确展开研究的时间起点和空间框架

首先,还原19世纪中后期世界政治格局,以及东亚地区域外大国和清、日之间基本态势。

19世纪中后期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基本态势。英帝国是19世纪的超级大国,在海洋力量和工商业居于世界垄断地位。187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全世界比重的31.8%,对外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2%,煤产量为法国、美国、普鲁士三国之和的1.34倍,生铁产量为三国总和的1.4倍。“多强”为德、法、俄、奥、美、意等新兴强国,他们凭借工业革命的后发优势,发力追赶英帝国的步伐,积极在全球拓展国家利益,列强之间围绕争夺殖民地和市场、人口、资源,接连发生战争和武装冲突。

这一时期,欧美诸国已基本将非洲、中东、南北美洲、大洋洲、南亚等地瓜分完毕,征服的步伐来到了中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长期以来,东亚都处于世界文明的巅峰,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内核、以宗藩体制为支撑的大中华文化圈。在东亚政治生态中,中国居于主导地位,日本若即若离,朝鲜、越南、缅甸、泰国、琉球等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定期向中国朝贡,接受册封,使用中国的立法和年号,在名义上确立臣属关系,但各藩属国有着独立的内政、经济、国防。由于东亚各国认为本国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明程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对外交流弊多益少,先后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长期处于封闭停滞状态。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传统东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尔后,英法等列强持续向远东开拓,英国占据了缅甸,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洞开清朝的大门,其势力辐射长江、珠江流域,但出于遏制俄国扩张的目的,开始谋求维持远东地区势力均衡;法国自1870年普法战争失败后,加大对东南亚地区的投入力度,企图控制越南、窥视两广;俄国自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掉头向东蚕食中亚地区,从西北、正北、东北三个方向对清朝步步进逼,试图在远东地区获取不冻港,对清、日、朝均构成直接威胁;美国从沙俄手中买下阿拉斯加,谋求在夏威夷的珍珠港和萨摩亚群岛的帕果帕果建立海军基地,以炮舰巡航日本,极力推动朝鲜独立。清朝丢掉了东北和西部大片领土,又失去了缅甸、琉球、越南等朝贡国,日本也饱受“黑船开国”之痛,两国被迫进行变法,先后于1861年、1868年开展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由于欧美列强迫在眉睫的武力威胁,两国的改革均以构建军工体系和建设新式军队为重心。30年后的甲午战争,就在两支以“西法”练成的“新军”中展开。据此,应以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作为研究的初始起点。

其次,对接19世纪军事变革情况,以及甲午战争期间清、日和域外大国在东亚的军事存在。

19世纪蓬勃兴起的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经济和科技的进步,黑火药、高爆炸药、击针后膛线装来复枪、圆锥子弹、后装线膛炮、速射炮、电报和装甲蒸汽舰船、鱼雷等新武器装备不断涌现。随着武器发展和人口增加,战争规模不断延展,由此引发重大军事变革:一是产生了新的指挥机构“总参谋部”,集作战计划制定、情报收集、作战协调、作战指挥等职权于一身;二是改变了军队组织体系和兵种结构,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近代军队编制初见雏形,炮兵、工兵等兵种相对独立;三是改进了征兵制度,大力推进义务兵役制,精干的常备军和庞大的后备军共同构成国家武装力量;四是规范了军事人才培养途径,设立军事院校,成批量培养初、中级指挥军官;五是变革了后勤保障体制,铁路成为兵力投送、物资前运的重要平台,军队机动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通过变革军事制度,欧美列强军事实力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在远东驻军规模随之水涨船高。甲午战争期间,英国远东舰队在远东方向部署各型军舰28艘,排水量86633吨,装备重炮227门、轻炮344门、鱼雷发射管56具。同时期,俄国太平洋舰队在东北亚地区部署各型军舰21艘,排水量71863吨,装备重炮250门、轻炮200门、鱼雷发射管54具;法国远东舰队在东亚、东南亚地区部署各型军舰13艘,排水量30961吨,装备重炮113门、轻炮89门、鱼雷发射管10具。此外,当时远东地区还有德国派遣舰队,美国舰队、意大利派遣舰队。作为甲午战争的参战双方,日军拥有军舰28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59106吨,其中参战的联合舰队出动军舰28艘(含西京丸号等改装舰船)、鱼雷艇19艘,总吨位51356吨;清军拥有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水师,共计舰艇82艘、鱼雷艇25艘,总吨位85000吨,其中参战的北洋舰队及广东水师,出动军舰25艘、鱼雷艇12艘,总吨位44000吨。

综上所述,甲午战争期间,欧美列强在东亚地区有庞大军事存在。其中英国远东舰队、俄国太平洋舰队均超过清、日海军战力,具备介入战争、改变整体态势的的能力。在战争筹划准备阶段,乃至战争过程中,清、日双方不得不时刻关注列强的立场,并随之调整自身的策略。据此,研究甲午战争,其空间范畴绝不能局限于中、日、朝三国,必须扩展到在东亚有影响力的西方列强。唯有如此,才能把相关事件还原到当时的大环境中,构建符合时代背景的时代模型,客观考察评判历史发展演进脉络。

第三步,构建战争中人物行为模型。战争是解决矛盾问题的最暴力手段,通常伴随着杀戮与伤亡,其人物行为模式异常复杂,应分三个层级进行剖析:一是政略和战略制定者——政治家,他们远离前线;二是战役指挥者——中高级将领,他们指挥战争,但很少到一线亲冒矢石;三是基层军官和战斗兵员,他们要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直面淋漓的鲜血。

能被称为“政治家”,充分证明了本身的能力素质,他们就是一国金字塔顶尖的0.1%。这里假设,战争中的“政治家”并非蝇营苟且的政客,他们手握权柄,胸怀为国为民远大理想,真正想要干出一番青史流芳的事业。但“政治家”身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中,不可能自己一个人包打天下,对上需要有放手支持自己干事创业的领导,对下要有一个能够严格执行指示的团队,如果在贯彻中遇到障碍和掣肘,也需要有人及时化解矛盾、推进工作。所以,政治家必须要能够协调上下左右关系,以及组建一支听命于自己的队伍——这是他的基本盘。政治家可以是无私无欲的,但他有上级、有亲朋、有故旧、有队伍,这些人同样身处于复杂社会中,有的想要提拔进步,有的想要提高待遇,有的家中老人身体不好想要插队看病,有的孩子分数不够想要上重点学校……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如果政治家十指不沾污泥水,对这些要求一概不理,那他就是一个孤家寡人,只能站在道德的高点指点江山,但绝没有能力来统班子、带队伍、解决具体问题。因为能够干事、能够干成事的人往往也是有野心、有欲望的,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在用理想来号召人的同时,必须用利益来团结人,才能把自己的朋友变得多多的,把敌人变得少少的,凝聚成一个强大的、有战斗力的党派,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也免不了与别的政治团体和利益集团做斗争。一旦结成了党派,个人的想法就被党派的想法所左右,个人的原则被党派的原则所约束。在关系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能够对事不对人,多考虑一点全局、少考虑一点自己,就是合格的政治家;如果能够为了国家大局而牺牲党派利益,就是卓越的政治领袖。在此,设定战争中的政治家模型为“在有限信息条件下,每一个战略抉择都经过理性推断,是国家利益、党派利益和个人得失三者均衡后的最大效用值”。

中日两军高级将领,有的是文官转型、不谙军务,有的是贵族出身、一步登天,但大多数还是出身行伍,在战火中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如清军直隶提督叶志超,绰号“叶大呆子”,最开始只是普通一兵,每次打仗都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官位节节攀升。对捻军作战时,已是中级将领的叶志超被长矛刺伤,仍然“裹创力战”,一个英勇顽强的将领形象跃然纸上。但是,不同位置的军人能力素质要求有所差异,基层军官士兵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毅力,在战场上能够叫响“向我看齐、跟我上”;中低级军官需要战术素养,具备小规模战役指挥才能,以及在复杂情况下处置突发事件能力;高级将领需要政治才能、统帅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实质上已经是军人和政治家的合体。在类似晚清的“人治化”社会里,由于军官本身军事素质难以数据化具现,晋升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上级偏好和长官意志起了决定性作用,故而将领军事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仅仅因为籍贯而被选拔任用。此外,随着年龄增长、经历阅历增加,个人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也会不断变化。人在少年时期,处于价值观塑造阶段,思维尚未定型,容易被外界宣传引导,富于理想主义和牺牲奉献精神;青年时期胸怀大志,渴望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人生、改变世界,具有强烈进取意识;中年时期,拖家带口,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考虑问题更加细致,为人处事成熟稳重,愈发现实主义;在老年时,功成名就,关注名声和家族延续,行事趋于保守。甲午战争时,清朝陆军高级将领年龄跨度为50-75岁,老龄化趋势明显,日本陆军高级将领多为40-55岁,处于中青年阶段,双方陆军战斗欲望和进攻意识明显不同;北洋水师将领年龄多为40-50岁,联合舰队将领年龄多为30-45岁,双方的血性和战斗意志不相上下。鉴于此,设定战争中的中高级将领模型为“在有限信息条件及个人价值观、性格、文化、年龄等因素综合影响下,每一个决策都围绕打败敌军和保存自己两个目标,最大限度发挥了自身军事能力”。

基层军官和士兵身处于战场一隅,消息闭塞,无法了解掌握整体战争态势,容易被留言和小道消息所左右。在战斗进行时,他们神经高度紧张,耳边是隆隆枪炮声,身边是中弹呻吟的战友和地上冰冷的尸体,往往是机械地对敌射击、跟着身边的人冲锋或是成群结队地溃逃。对基层军人而言,比作战更折磨人的,是引枪待发的对峙和艰苦漫长的行军,必须随时保持戒备状态,身心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煎熬。一旦战事不利,保命本能战胜了保家卫国的道德情怀和团体的凝聚力,就会出现投降、逃兵甚至“营啸”等极端现象。

惜命是人的本能反应,是铭刻在基因中的最高要求。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是最高优先级别的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气等维持生命的必需品,安全、社交、尊重等都要瞠乎其后。可见,人的本能就是千方百计活下去,然后才是努力过得更好。在战争中,人的生命时刻面临威胁,求生欲望被无限放大,道德和荣誉观念会变得脆弱,当感性战胜理性时,容易突破道德底线,干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如何让基层军官和士兵的战斗意志克服求生本能,是一篇治军带兵的大文章,也是摆在每位军事将领面前的必答题。为此,各国军事机构和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认为战时军人行为主要受个人认知、群体行为和环境因素等综合影响,并制定了军人士气量表和群体动力行为模型。参照现代研究成果,设定战争中的基层军官和士兵模型为“在有限信息条件下,每一个行动受到个人、集体和环境的综合影响制约,属于有限理性下的自身效用最大化,也有一定的从众心理”。

后世人读史书,洞彻敌对双方信息,往往习惯用上帝的视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免深感奸臣误国,痛责庸将无能,恨不能以身代之。殊不知,当事人的思维带有时代局限性,且身处于战争迷雾包围中,所感知的信息都是片面化、碎片状的,而现实战局瞬息万变,稍有延迟就可能酿成惨重伤亡,必须于毫秒之间作出生死抉择。设身处地,后人并不一定能比古人做得更好,但通过构建战争中“人”的模型,一点点对战争进行检讨复盘,穷尽各种可能的选择,终究会找到有限信息条件下的最优解,探寻过往成败,以为后者鉴。

第四步,导入战争的特质,完成由历史到战史的转变。完整的战史分析,应分为政略、战略、战役、战术四个层级。政略,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基于国力而做出的内政和外交总体策略;战略,是从政略出发,策划和指导军事斗争的总方针、总策略;战役,是军队为实现战略目的,在战争的一个区域或方向所进行的作战行动,由一系列战斗所构成;战术,是指导和实施战斗的方法

我国近现代以前的战争史,重在刻画帝王将相在朝堂上谋划政略和制定战略的过程,对具体国情分析往往轻描淡写,对战役组织和战术指导更是一笔带过,有时甚至只有“大胜”、“败”、“再败”等只字片语。由于旧中国军人识字率不高,将领普遍动手能力强、动笔能力弱,作战命令大都是口口相传,一线的原始资料留存不多,战报要靠文人幕僚代笔,战史靠文官记录。而文人论兵,天生就带有浪漫主义的劣根性:在战争指挥上,推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用极不精确的地图和想象中的战场态势来延时指挥千百里外的战争;在选将用将上,偏好“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把“喜怒不形于色”而非军事能力作为将领的必备素质,相当于把古筝十级作为国务院办公厅招考公务员的硬指标;在克敌制胜上,期望“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忽略了战争是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殊死拼杀,满溢着恐怖、兽性和痛苦,容不得羽扇纶巾地讲优雅、讲品位、讲风度。更有甚者,有的文臣通读《孙子兵法》,倒背《三国演义》,就以“儒将”“知兵”自诩,自荐挂帅出征;有的过度强调政略、战略的重要性,觉得只要庙算正确,执行没有问题,战争成败就不问可知,忽视了战场上存在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是,很多文臣和受过儒家传统思想教育的将领,有着刚烈的风骨,舍身报国的忠诚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勇气毅力,宁可粉身碎骨,也绝不对敌人妥协,他们的伟烈事迹,千载之下依然令人肃然起敬。

在近现代战争中,战斗精神是赢得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却往往难以成为战争成败的决定性因素。1838年12月16日,非洲祖鲁人为了保卫家园,手持长矛和盾牌,冒着布尔殖民者的炮火决死冲锋,其英勇无畏让布尔殖民者惊叹不已。祖鲁人在正义的卫国战争中死伤惨重,但他们的牺牲没有赢得胜利。近现代战争成败,既是战术指挥的博弈,更是军队战斗力建设的直接体现。如果战斗力存在“代差”,又不讲求战略战术,单纯靠士兵的勇敢精神以卵击石,往往落得头破血流、卵碎石不碎的下场。

强大的军力,是国家的底蕴和支撑。平时不注重军队战斗力建设和维持,讲形式主义,搞花花架子,倘若战争突然降临,一仗打下来就鸡飞蛋打、原形毕露。回顾甲午战争,战前清军的组织形态、军事训练和战役战术指导,存在的贻误、缺失和懈怠,令人触目惊心,不忍直视。更让人扼腕叹息的是,尽管有着大量先天不足,诸多清军将领仍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竭尽所能地进行了战争准备,拼尽全力想要打赢,却最终一败再败、大败惨败。为真正做到检讨和反省,我们必须就战争而论战争,直面战争本身存在的疑难问题,重点从三个层面对战役和战术进行切片剖析:

首先,分析战前态势。主要是:①�战场及周边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和河流、道路、桥梁、进攻(防御)要点等情况;②社会环境,包括人口、经济、资源、民心向背等情况;③敌情,包括当面日军兵力部署、作战力量、进攻(防御)企图、武器装备、可能的攻击方向和进攻手段等情况;④我情,包括清军兵力编成、武器装备、部队战斗力状况,以及作战指导等情况;⑤敌我作战力量对比,从兵力、火力、机动力、后勤装备保障、训练水平、战斗意志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其次,复盘战斗进程。重构战斗进程,有时会存在一些细节上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作战准备、战役部署、战斗行动记录和阵中日记等一线原始资料,且后勤方面的兵力补充、物资保障、民力动员、装备损耗等缺乏数据性管理,难以量化评估。特别是清军战争报告中“猪肉注水”现象严重,宣传的出兵规模动辄比实际翻倍,“遭敌数千”可以报成“斩首数万、流血漂橹”,自身伤亡掐头去尾、讳败为胜更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只能以战役结果来艰难回溯过程。

最后,进行战后检讨。主要从十个方面进行反思:①�侦察情报方面,包括情报获取的能力和准确程度;②作战保障方面,包括战备、通信、侦察、伪装和战场管理等;③后勤保障方面,包括物资、医疗、勤务、运输和经费保障等;④装备保障方面,包括武器装备供应、维修和弹药保障等;⑤作战指导方面,比较双方的战斗方案和作战计划,包括战斗目的、作战部署、一线阵地和兵力使用等;⑥战术应用方面,包括双方基本战法选择,以及根据战斗进程所进行的临机调整等;⑦指挥控制方面,包括各级指挥机构指挥效能和对下掌控能力等;⑧指挥协同方面,包括各参战部队作战协同计划、协同方式、战斗分界线、结合部保障等;⑨指挥员方面,比较指挥员的统率能力、指挥能力、权威性和决心意志等;⑩参战部队方面,对比训练水平、战术素养、战斗精神和服从意识等。

甲午战争前,大清朝野普遍洋溢着盲目乐观情绪,很多人单纯从兵力数量和国家规模进行比较,认为中国地大兵多,日本只是区区一个岛国,军力不过中国十分之一,“倭奴”之败“可立而待”;有的官僚士大夫甚至建议清政府把战略眼光再放长一点、步子再迈大一点,不要局限于在朝鲜半岛打击日军,而要“萃南北洋铁甲、钢甲、蚊船、鱼雷…捣其长崎,长崎破而煤源绝矣……捣其神户,神户破,则由大阪铁道直达西京,而其国断而为二矣。捣其横滨,横滨破,则东京震动,势将迁都,全国可传檄而定矣”。根据大清帝国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提交英国政府的报告,当时99.9%的中国人都认为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战争的结果,是大清帝国一败涂地。《马关条约》签订后,大清涌现了很多事后诸葛亮,坚称自己早就从战前的蛛丝马迹中看到了战败的结局,并从各种角度列举了五花八门的理由,如大家熟知的北洋舰队“主炮晒衣、丁汝昌“不谙海战”、清军炮弹储备不足等等。可以说,战前有多少条胜利的论据,战后就能找出多少条失败的原因。

这种打“死老虎”的做法,是不断堆砌问题和纰误,并不是客观的检讨反思。

战争的胜负,到底由哪些因素决定?

气候、地形、水文、环境、军心、士气、兵力、武器、装备、训练、弹药、维护、情报、通信、指控、伪装、医疗、运输、战术、指挥、协同……以上每一项因素,都可能对战争胜负造成决定性影响,但即便一方的各项纸面实力全部占优,唯独欠缺了一点点运气,也可能输掉战争。

战争的不可预测性也在于此。

历史上,从不缺乏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战例。以美军之强,也在越南战争走了麦城,在阿富汗深陷游击战泥潭。

战争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博弈过程。参战各方都在根据敌情、我情和预判的敌军战术,不断调整部署。在此过程中,双方的指挥员和部队也不可避免地犯下一个又一个错误,谁的错误更大、更直接、更能被对方所捕捉,谁就离失败更近了一步。

从这个角度上观察,我们将会看到,日军并非一开始就胜券在握,清军也并非从始至终与胜利无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一样的甲午(序言)——关于中日国势、军力、政略、战术的比较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aq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