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

作者: 青青子衿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3-04-11 15:47 被阅读0次

林徽因,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她的人生充满着传奇的色彩,作为一代才女,他的作品也备受后人青睐。

在《林徽因传》里,作者通过大量事例,用清丽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才女,诗人,建筑家林徽因那浪漫而坎坷的心灵历程。林徽因出身高贵,在一个富足而温暖的家庭长大,形成了她温暖,仁慈,活泼的性格。加之林父非常疼爱她,带她游遍欧洲,使林徽因自小就立下志愿要以建筑作为一生人的追求。甚至到了宾父法尼亚大学修读建筑系遭受挫折,他也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宾父法尼亚大学不招收女生,林徽因就和美国女生一样报读美术系,选修建筑课程,每天起早贪黑地绘图,学习。

林徽因说过:“我曾跟着父亲走遍欧洲,在旅途中我第一次产生了学习建筑的梦想,现代西方的古典建筑启发了我,是我充满了要带一些回国的欲望。我们需要一种能使建筑物数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论。”凭着林力坚决的信念,才使中国后来出现了更建筑作品。

林徽因是个坚强,执着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无法阻止她为她的建筑事业献身。抗日战争爆发,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壮烈的殉国,林徽因虽然悲哀万分,仍拾掇心情继续编写建筑类著作《中国建筑史》,在编写《中国建筑史》时,林徽因的肺痛已越来越严重,经常大口大口的咯血,而她的丈夫梁思成的身体也垮了下去,脊椎病的复发使梁思成的身体撑不住头的重量,夫妇俩把全部心血付诸于建筑,令人感慨,工作是美丽的,林徽因在工作中获得极大地欣慰,倾注在创作中的时候,常到忘我的境界。追求梦想不正应该像林徽因一样吗?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独到的思想,才会有不同的思想,人假设没有目的没有追求,跟普通的动物有什么区别?林徽因不是普通的才女,假设她没有定下目的,立下一个终生奋斗的梦想,他也无法得到如此大的成就。

费孝通先生说,她是他所见过的中国女性中最漂亮的一位。胡适先生也说,她是中国一代才女。在她的身上有许多标签,作家、诗人、建筑学家,但这些身份都不足以真正概括她的一生。她就是林徽因,是一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坚持做自己的民国奇女子。Part One目标明确,行动笃定林徽因出身在一个官宦之家,她是家族长女,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她的童年生活过得并不幸福,因为父母的关系并不好。她的父亲留过学,有见识,而母亲出生在一个小商人家庭,不识字也不会持家。虽然,她从小备受父亲宠爱,却也改变不了母亲不受宠的处境。没过多久,父亲又再娶了一位夫人进门,林徽因的母亲也因此变得更加孤单。也许,因为从小就看到母亲因为没有文化而遭到轻视,林徽因早早就懂得了女人最大的资本是什么。12岁那年,一家人跟随父亲来到了北京定居。也就在那个时候,林徽因进入了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中读书,学到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在16岁那年,她随着父亲一起去欧洲考察。出发前夕,父亲告诉她这次旅途的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开阔眼界,培养见识和能力;二是跟在父亲身边学习,远离家庭烦恼。林徽因没有辜负父亲对她的期望和厚爱,考入了伦敦一所学校就读,并在邻居的影响下,爱上了建筑学这个学科。在这一年,林徽因认识到了徐志摩。作为她父亲的好友,徐志摩常常上门拜访,谈论学问。旁听的林徽因渐渐地对这位博学多识的青年才俊有了一丝的好感。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的美貌和才情所吸引。他为林徽因写了许多情诗,例如“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然后,他不顾家庭反对、被社会的谴责,一边疯狂追求林徽因,一边向身怀六甲的妻子提出离婚。得知此事的林徽因,很快从这段暧昧关系走了出来。她选择跟父亲一起回国,拒绝了痴情的徐志摩。林徽因的骨子里充满着真正的坚强和果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个女人最好的样子,不是被动等待,而是懂得取舍,勇敢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Part Two痴心建筑,砥砺前行林徽因的拒绝,也让她遇到了真正共度一生的人。回国后,林徽因继续在北京读书,与梁思成相遇相识,也逐渐被他的才华和为人所吸引。1924年,两人一起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因为学校的建筑系不招收女生,所以只有梁思成读建筑系。而林徽因进入了美术系,但选修的课程都是跟建筑系有关的。那时,梁思成经常在女生宿舍楼下,耐心地等待着梳妆打扮的林徽因,一等就是半天。为此梁思成的弟弟调侃他们的相处情景,还写了一副对联:“林小姐千妆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是‘诚心诚意’”。梁思成对林徽因的感情之深,更是体现在她父亲离世之后。1925年,林徽因听闻父亲因参与反奉而意外被流弹击中去世。那时候的她,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面,是梁思成陪伴她一起度过了这段困难的时光。在梁思成的陪伴和支持下,林徽因顺利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并在同年9月进入耶鲁大学深造。1928年,两人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在新婚夜里,梁思成问林徽因:“选择他的原因是什么?”林徽因回答说:“这个答案很长,我要用一生去回答。”婚后,他们两人选择参观全世界的古建筑作为蜜月旅行。回国后,他们不仅一同奔赴东北大学,组建了建筑系,还一起走遍祖国各地,勘测了2700多处古建筑。那个时候,还不是国家多事之秋的时候,所以夫妻二人在勘测旅途中还算顺利。后来,因为国内的形势变得越来越艰难,他们只好一路辗转逃难至四川。颠沛流离的生活使林徽因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曾经一度卧床不起。为此梁思成学会了护理、打针、蒸馒头、土制“甘蔗酱”,尽力地为林徽因改善生活,让她好好养病。面对汹涌而来的疾病,林徽因并没有消极应对。在卧床养病期间,她阅读了很多与中国建筑史研究相关的书。她从这些书中获得了大量的灵感,最后完成了中国建筑学奠基之作《中国建筑史》的撰写。即使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环境里,即使被疾病缠身,林徽因也不忘“成为中国第一女建筑师”的初心。努力生活,与爱人携手并进,勇敢跨越苦难,追求心中所想,就是一个人最有魅力的样子。Part Three流言蜚语,坦然面对林徽因不但有着美丽的皮囊,还拥有有趣的灵魂。她热情开朗,喜欢诗歌,经常叫上三两好友,来家里吃茶、谈天说地。她独特的思想和杰出的口才吸引了不同行业领域的朋友来她家里聚会。因此,林徽因家每周末都举办一场沙龙,而这个活动也因她的好客在北平圈子里出了名。俗话说“树大招风”,这些聚会不仅吸引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前来参加,还让她遭受流言蜚语的攻击。冰心就曾以林徽因的沙龙活动为素材,写了一篇《太太的客厅》,借此来讽刺她攻于心计。林徽因看到后,二话不说就送了一坛陈醋给冰心作为她的回应,然后继续自己的生活。林徽因一直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她从不随波逐流,从不取悦别人。面对流言蜚语,她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回应,她只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流言再多,并不影响她做自己。因此,纵观林徽因的一生,她始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在喜欢和理智面前,选择理智;在疾病和理想面前,选择理想;在流言蜚语面前,选择做自己,坚守初心。“生来如同夏花之绚烂。死时如同秋叶之静美。”也许这世间最美好的事就是曾经肆意畅快地活过。既能凌冽寒风绽放于山头,也能含苞待放静等于谷底,淡然超脱,那便足矣!

相关文章

  • 三个女人的一生

    ——读《林徽因传》《陆小曼传》《张爱玲传》有感 刚读完《林徽因传》、《陆小曼传》、《张爱玲传》,一身诗意的林徽因、...

  • 两位民国才女的家教和爱情

    齐帆齐微课 最近从图书馆借了《林徽因传》在看,林徽因是民国的才女之一,早就看过林徽因传的电子书,也听过林徽因的音频...

  • 摘抄 林徽因《林徽因传》

    有些人渐渐的不联系了, 不是因为淡了,远了, 而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身份陪伴, 没有合适的理由联系, 没有合适的机会见...

  • 《林徽因传》

    近来,我正在看张清平的《林徽因传》。书是学校某一个部门做义捐活动时候的盗版便宜书,所以,里面有许多的字是错误的或者...

  • 林徽因传

    1.人一生会遇到三个人:你爱的人,爱你的人,和你结婚的人。爱情可以高雅到不食人间烟火,但是婚姻却要脚踏实地。 2....

  • 林徽因传

    原本我以为中的林徽因是一个完美的女性,但是读完之后发现这样的人也许并不是那么的让人向往。是战争的原因,还是当时环境...

  • 林徽因传

    十二个小时,两周时间结束了这本书,回想整本书印象最深的不是林徽因的才貌,不是她和徐志摩的爱恋,居然是她和梁思成先生...

  • 林徽因传

    这是我几个月之前看过的一本书,每本书都会让人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想法,称之为:读后感,把他人的经历与自身经历相糅合,...

  • 林徽因传

    为她的一生而惊叹,为她把自己奉献给建筑学而羡慕。一生研究自己热爱的东西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穷其一生,为建筑学而...

  • 林徽因传

    我看了林徽因传。一个人的一生受父母影响最大。然后是学习,长见识,家教绝定你交什么样的人吧。林徽因受父亲影响比较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徽因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bg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