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好奇心》整理稿之四

《好奇心》整理稿之四

作者: 苏打水女孩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22:20 被阅读0次
    《好奇心》整理稿之四

                (想听书,可扫码免费听)


    在讲保持好奇心的7个方法前,先来认识一个新的观点。

    颠覆教育认知的一个认知

    过去,我们对于教育有三个非常重要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儿童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第二个误解:事实会抹杀创造力。当过早地给孩子大量的事实,会抹杀他的创造力。

    第三个误解:学校应该传授能力,而非知识。

    这三个都是误解,是不对的。尤其是对于缺乏自己获得知识来源的那些家庭来讲,用引导式的提问、放权式的自我探索的方式教育孩子是非常糟糕的一种方法。这一认知颠覆了过去的认知,作者认为若要重视学习这件事就要接受和支持这个认知。

    保持好奇心的7种方法

    这7个方法是很有意思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虚心若愚。这个词始于乔布斯的一次演讲。

    乔布斯在入股迪斯尼后,一次谈到迪斯尼收购皮克斯的过程,乔布斯说:“迪斯尼的CEO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他对于皮克斯一点都不好奇。在这么多年的相互竞争和交往过程当中,他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来到皮克斯,但是他在皮克斯一共待的时间不超过两个半小时。”傲慢!当一个人傲慢的时候,觉得“我”是老大,“你”还想挑战“我”的地位,“我”根本不屑于了解“你”的时候,这个人的好奇心就开始丧失了。所以,乔布斯说保持好奇心要虚心若愚,要能够学会虚心。

    第二个方法:建造数据库

    在创造力里边有个概念叫:尤里卡时刻。尤里卡时刻就是那个想了很久都没想明白,然后突然有一天在吃饭的时候想明白了。你以为真的是吃饭带来的吗?不是。这些东西的来临,是因为我们之前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所以,如果你最近没有什么事好想、没有什么特别好奇的想研究,就去读书!往那个数据库里边多装东西,因为不知道哪一刻就会突然起到作用。所以不要着急,给自己建造数据库。

    第三个方法:狐猬精神。西方有句谚语说: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只知道一件事。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狐狸为了活下去、为了保护自己,有无数种办法,他是多面手啥都会。如打洞啦、学小孩子叫啦,各种各样的它都会。而刺猬,只知道一件事。你来,我就蜷起来。过去,人们用这句话说明刺猬很了不起。但是,狐狸真的不好吗?

    作者说要有狐猬精神。你既要像狐狸一样知道很多事;也要像刺猬一样只知道一件事。这个在IBM的体系里边叫做T型人才,就是知道好多事,有一样事特强。

    查理芒格就是一个T型人才,对于财务、投资绝对是深深扎入进去的,但是物理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就没有他不关心的,这就是典型的T型人才。还有,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是绝对的专家,但是他同样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对他影响最大,让他能够创造出物竞天择这个理论的一本书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他在看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原来人类的进化也是因为物竞天择,然后开始把整个的进化论的理论搭建出来。这就是T型人才。

    读书也是一样,要有一套自己的体系。一开始的时候,沿着一门学科读下去,先让自己成为这门学科里边真正有所了解的人,然后你发现你读别的学科的时候,你都能够跟自己最熟悉这个学科建立起来联系。这就是T型的搭建。我们要像狐狸和刺猬一样,既要追求广博也要在某一个方面深入。

    第四个方法:询问关键的“为什么”这个问题

    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一个小公司要给一个大公司提供原料。大公司要求小公司生产的所有原料都必须全部供应给大公司,可是小公司对这条要求坚决不同意。双方僵持不下,大公司说能不能给你们一个什么特许权或者给你们补贴多少钱。小公司说,不行,什么条件都不接受。

    后来,大公司找了一个谈判专家来解决这事。谈判专家问:“你为啥不能够把那个都卖给我们?”小公司说:“我表哥有一个小厂,每年需要从我这儿,进一部分那个原料。我答应给我表哥一直供货,要是你们买断了,我表哥怎么办?”谈判专家说:“除了你表哥那份之外,剩下的全给我,这不就行了。”好,没问题了,直接签约啦。后来,反思这件事为什么会搞得这么复杂?因为我们很多人都不擅长问“为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只擅长搞定对方,既我出个条件,你答应了,不就行了嘛。可实际上,搞定有时是行不通的。你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一下,他为什么坚持的原因。

    第五个方法:做一个思想工匠。当你有了一个想法、一个好奇心所带来的好点子时,你要想办法去打磨它并把它实现出来。

    经典的例子就是富兰克林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富兰克林找来一大帮人在海上撒油,撒完油后,他测这个海浪的起伏程度。因为他听说,撒油可以减缓海浪的这个浮动。他做这个实验,就是想知道这说法是不是真的。那时候航海很危险,如果验证是真的,那以后航海的时候,只要把油洒出去,这个海面就平了,然后就可以安全地走过去。

    这就是思想工匠,他不会简单地接受一个结论,他不会觉得有一个好主意,这个事就结束了。他要亲自去摸索、去尝试,直到把它做出来为止。这就是富兰克林能够被印上美元的原因,他在不断地探索。

    第六个方法:质疑你的汤勺

    著名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讲过一句名言:我喜欢无聊的事物。

    著名的先锋艺术家作曲人约翰凯奇也说过类似的名言:如果两分钟后,你仍然觉得某个东西很无聊,那就四分钟,如果依然无聊,就八分钟、十六分钟、三十二分钟,直到你发现它原来一点都不无聊。

    我们天天都在挑战无聊。我们都希望生活变得更有趣、更丰富、更棒,但是我们的心变得更空虚了。实际上,如果你能够专注在一件事情上,仔细的盯着它看的话,应该能看出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来。

    有个概念叫做注意力的转化力量。如果你投入足够高的注意力的话,你会转化这个事情的本质。有一个专家学者叫做麦金·纳尼,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麦当劳店里边煎鸡蛋,他就负责把那个蛋打进去。每天要经手打四百个鸡蛋,工作非常无聊。你猜他怎么度过这段时间?有一天,麦金·纳尼忽然觉得眼前的每个鸡蛋都变成了一个微缩的战场,蛋白质在里面与热量勇士们进行激烈奋战。于是他开始仔细观察每个鸡蛋,看什么位置上的蛋白质最先战败,是中间的还是边上的?

    在闲暇之余,他会从鸡蛋联想到魏玛时期的德国,一个鸡蛋的价格从四分之一德国马克变为四十亿德国马克。有时,他又会从鸡蛋联想到道德问题。思考从鸡那里偷走鸡蛋是否道德?对于麦金·纳尼来说,现在对鸡蛋的认知已经远超从前的范畴,好奇心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练出来的。

    好奇心像肌肉一样可以锻炼。当别人都忽视那个煎鸡蛋的过程,麦金·纳尼会觉得物理、政治、化学、伦理学全在这个煎鸡蛋的过程当中反映出来了。这与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如出一辙,都是说万物皆有其理。想到的问题,你都可以从一个东西里边格出特别多的道理来。这就是倡导你要格物致知,你要不断的去练这个东西。说起来很夸张,但实际上,它锻炼的就是我们内心的敏感度,看我们内心是不是会发现有趣这件事。

    因此,第六招叫质疑你的汤勺。如果你觉得这个东西很无聊,那么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把它变得有趣和有用。作者总结了一个原则:当你生活在一个平淡无奇的地方,你可以选择以何种方式看待你身边的世界。我们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度过每一天,一遍又一遍的看着同样的东西,从不多想他们是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或者为什么能保持现在的样子、也不思考怎样才能使它变得更好或者我们还可以去选择了解他们。可是,一旦我们选择开始了解周围的事物,并且对他们产生了好奇,我们其实就是选择了让自己永远不会感到厌倦。

    这里插一个有意思的案例,《洗脑术》里讲到一个前苏联的间谍被美国人抓到以后,审讯他,没用的,他接受过反审讯的训练,怎么办?美国人想了个办法,把他关在一个黑房子里,进行“感官隔离”。感官隔离,普通人进去,不到半天就崩溃了。因为你啥也看不见,周围全部拦起来,还不能见任何人。

    你知道他怎么活下来的?

    他从身上揪那个毛线头,把毛线头揪下来,攒成一个小球放在手上,下国际象棋。自己跟自己下国际象棋,下了好几年。后来被人发现,把他的衣服换成晴纶的,没法揪了。他又开始背牙膏皮上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表上钙多少、钾多少,每天就背那个东西,反复的背,背的滚瓜烂熟,保持自己活得很愉快,有吃的有喝的,只不过就在房间里边。到最后,美国人实在没招了,说估计这人可能不是个间谍,然后就把他给放了。

    所以,好奇心是可以练出来的,是需要你不断地去思考,质疑你的汤勺,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地方是我不了解的东西呢?这是在培养好奇心。

    第7个方法:学会将谜题变成奥秘。当你能够学会将谜题变成奥秘的时候,你的人生就有了意义,你可以从解决一个谜题上升为探索一个又一个的奥秘。

    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密码界有张著名的照片叫‘有的人朝这边看’的合影,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合影,有的人朝这边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威廉·弗里德曼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情报员,专门负责破解日本的密码,他能够找到任何密码的规律,特别厉害!日本人发明一套密码系统,没多久他就能破解了。因为密码一定是有规律的,只不过那个规律,发明者要不要让别人发现。

    有些聪明人根据威廉·弗里德曼给别人讲述的密码学知识,就能发现拍的这张照片,中间坐的这个女的就是他的妻子。他安排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方位,然后根据这套站位的方法,编成了一句暗语。懂他们那个密码系统的人,只要一看这张图就知道这是一个情报。这就是把谜题的这个东西上升到了一种生活方式。照片里面全是密码学的知识,所以这招能够让我们保持好奇心。

    最后,讲一个比亚尼的故事。在说比亚尼是什么人之前,先问个问题,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人是谁?第一个登上美洲大陆的西方人是谁?不,不是哥伦布,哥伦布是第二个。第一个人叫做莱弗·埃里克森。他是比亚尼告诉他,有那么一个新大陆,就是后来的美洲大陆。

    比亚尼是冰岛的一个船长,一次偶然的机会比亚尼从美洲大陆边上过,已经看见了美洲大陆,然后他的同伴说咱们去那儿看看吧,没见过那个地方。当时,他如果登上美洲大陆的话,他可能就是“哥伦布”了。但是比亚尼当时不去,原因是他有一个任务要去找他爸爸。他的爸爸跟红胡子船长去远航了,然后一直没有消息,他要找他爸爸。所以他说,虽然看见是个大陆,咱不要去,咱们就去找爸爸完成任务。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比亚尼的话,你会追逐自己眼前的目标,还是会受好奇心驱使去那个新大陆看一看?这,永远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有时候,好奇心会把我们引上歧途,会分散我们的精力,会让我们去做一些跟当前的任务无关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它给我们带来的就是丰厚的回报,就是发现美洲大陆这样的机会。所以拥有好奇心是困难的,但是拥有好奇心也是值得的。

    好奇心除了能够给我们带来财富、带来进步之外,还有就是当我们真的拥有好奇心以后,我们的心会变得更加柔软和慈悲。比如:你看到一个女人在插队,你打心眼里讨厌她,心想这个人怎么这么没素质!但你有没有想过,她会有什么故事呢?她身上可能正发生着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所以如果没有好奇心,我们就会把别人都简单的当作是一个人,看不到她的情感、故事、背景以及原生家庭的烙印。

    当我们拥有好奇心以后,我们就会展示出更多的同理心,这个世界就会多更多的理解、会多更多的幽默感、会多更多的交流。所以,最终的选择权,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上。

    最后用一个甜点来作为结尾。

    认识性好奇,很难用一两句话去评价。保持这种好奇并非易事,它会将我们从当前的任务和目标中带离,弄不清楚目的地在哪里。但是,这正好为我们提供了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去探索呈现在眼前的各式各样的知识世界;也可以选择像比亚尼一样与美好而奥妙的世界擦肩而过后,只能等待下一次机会的降临。

    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把握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幸运时机吗?

                          【全篇完稿】


    另外,再增加几点补充。

    1.内向的孩子有可能更加具有好奇心。不要在内向和好奇心之间的关系上轻易的下一个结论。父母不要给孩子轻易地贴标签,那么就不会影响到孩子对于好奇心的发挥。父母要稍微有点耐心,给孩子更多的互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能够有耐心的回答。

    2.好奇心是一把双刃剑,这是中世纪前对好奇心的担心。现在,好奇害死猫能够产生作用的范畴在于他人的隐私。所以,我们对于别人的隐私、对于你的关注圈里的事情、对于你没法左右的东西,少一些这种好奇心。然后把更多的好奇心,放在你的能力的提升、你自己潜能的开发以及对自然世界的了解。这就是很好的把握这个度的过程了。

    3.夫妻之间当然应该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婚姻被人称作是恋爱的坟墓,就是因为我们对对方已经失去了好奇心。我们不再探索这个人的成长,觉得这个人说的东西,我们都已经尽在掌握了。实际上,你观察一个人在婚姻当中的成长和变化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你只有对自己的配偶、对自己的生活、对你们之间的互动产生了足够的好奇心,你的生活才充满了趣味。否则,这就是一个特别无聊、沉闷、重复的生活。

    4.既然要对配偶有足够的好奇心,那要不要去打探配偶的隐私、要不要去了解更多可能会带来伤害的关系。这其实是另外的一个问题,既如果你的重点是发生在对婚姻的趣味和价值的探讨之上的话,可能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问题,比如像婚外情。有一本书中提到:婚外情并不是婚姻失败的原因,而是婚姻失败的结果。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思考,有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1个小时的课程,共整理出近12000字。实际共计近18000字,也就是说语速接近:300字/分钟)

    这篇文章的五千多字,我特别不舍得一次性的拿出来,可一想到阅读的完整性,就只好从口袋里掏出来了。(๑❛ᴗ❛๑)

    如果想加入读书会,可扫码下图:

    《好奇心》整理稿之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奇心》整理稿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bg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