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好奇心》整理稿之三

《好奇心》整理稿之三

作者: 苏打水女孩 | 来源:发表于2018-09-19 17:40 被阅读0次
    《好奇心》整理稿之三

                  (想听书,可扫码免费听)


    谜题和奥秘

    贾宝玉通灵宝玉到底怎么回事?这就是谜题;而奥秘,就是什么是美国梦?比如,整个电影、小说讲了一个美国梦的过程。所以高级的电影、高级的小说都是从谜题入手最后上升到奥秘的高度。

    人类的大脑会关注谜题。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电影卖的更好,你希望自己的推广更容易、你卖的产品更加清晰,你就得把它包装成谜题的样子。为什么?因为谜题是一个简单的计算题,是有确切答案的。

    这里存在一个原理:人的大脑喜欢追求有确切答案的东西,而不喜欢去追求那些真正的奥秘的东西。所以,谈到好奇心,我们要知道好奇心真正要解决的更高级的东西——奥秘一类的东西,而不简单的是谜题一类的东西。

    关于好奇心的基本原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好奇心会被压制的更厉害,这是网络对好奇心产生挤压的效应。当我们能够很容易地获知一个东西的答案的时候,惰性开始产生。现在,我们非常容易的去google一下、百度一下,就能够搜到想要的任何答案。但是这里边损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叫做富有成效的挫败感。

    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这个富有成效的挫败感是能够加深我们记忆的东西。如果没有google,你会怎么做?你一定会去翻百科全书,在这个找的过程当中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当你有了直接到达那个搜索的时候,你就不会去找了,这就减少了求知的摩擦感。

    谷歌的创始人经常引以为豪的是说:我们要减少人们求知的摩擦感。什么叫减少人们求知的摩擦感?就是想要啥,一搜,一定会冒出来,不需要你翻找到后半夜才能搞定。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找的过程当中那种摩擦是有价值的。那个摩擦就是学习的过程,开阔眼界的过程。

    互联网的普及会使得我们的认知变得越来越窄化、越来越趋同,而不是越来越多样性。尤其是现在,算法匹配会推荐好友浏览过的、大数据告诉我们有多少人浏览过这条信息、以及根据我们的浏览习惯推荐同一类型信息,这会使得我们变得越来越像。所以在互联网普及的过程当中,就会减少意外的收获,就像我们少了过去逛书店时的意外之得。

    因为只有这种意外之得,才能够让我们不断地撕开一个一个的新的裂口,找到那些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否则的话,我们就总在自己知道的东西里边打转出不来了。这就是,关于好奇心的基本原理。

    好奇心带来的红利

    有一个词叫数字鸿沟。鸿沟是说随着数字技术越来越普及,有可能人和人的距离会变得越来越大。为什么呢?

    按照我们过去的想法,互联网普及了,每个人都有了平等的学习知识的机会。按理说那些更穷的地方,像非洲、南美洲这些地方它应该很快的赶上来,因为知识都放在那里谁都可以看到了,学就行了。可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因为数字技术的普及而缩小成就差距,反而加大了浪费时间的差距。因为随着数字技术不断的普及,大量的原本不上学的人,现在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浪费他们的时间。强者之所以越来越强,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好奇心,互联网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负担。所以造成这个数字鸿沟的最根本的东西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们的好奇心。

    禅宗讲: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简单讲,如果你具备认识性好奇的好奇心,你得到的鸿利会变得越来越好,这就是好奇心的红利。

    好奇心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本能性的好奇。像小孩子,总是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看到什么都想了解,这是本能性的。

    第二个叫做为什么。我们喜欢问为什么?对不了解的任何事物都要问个为什么。

    第三个最高级的叫做求知欲。真正最高级的好奇心是求知欲,不光是问为什么,而且还想知道这背后的原理。也就是说,希望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甚至希望能够创造、能够给人类留下这种知识性的财富。

    作者在这里插入了一个黑人小孩惨痛的故事,究竟想说些什么?我们暂且不论。但听故事前,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学习的方法、心态更重要;还是学习知识更重要?

    在美国一个很穷很差的学校里边,有一个老师是教国际象棋的。她教孩子们下国际象棋,很多孩子表现得都非常出色。其中有一个冠军的黑人小孩非常聪明,连续很多次获得全区的冠军,比那些好学校的学生下国际象棋都要下的好。所以这个老师就下定决心说,我要鼓励他,我要让他努力考上那个好的中学。

    假如这是一部电影,结局一定是这孩子通过不断的努力,再加上老师的辅导,最后考上了理想中的好学校。但事实是,这个孩子费了很大的力气,到最后依然没有考上,而且分数差距很大。为什么?国际象棋下得好,代表的是他的智商、他的好奇心、他的求知欲、他的灵活度都很好,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他实在太缺少知识了,他大量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所以他压根就考不上。

    为什么会缺少大量的基础知识?作者说,美国的教育差距非常大,这也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差距在不断的加大。中产阶级家庭变得越来越好,贫民窟家庭变得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是:底层教育对于博学的忽视,不在乎知识,而只教方法,缺少对好奇心的引导和探索。

    中产阶级家庭用引导式的提问、放权式的自我探索,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原因是:中产阶级家庭本身就有着大量的知识积累。这是一个不公平的起点,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本来就有大量的书可以看,本来就有很多兴趣班可以上,本来就可以跟很多人讨论这些问题,他的父母也可能会引发他的好奇心去看这些东西。

    但是对那些贫民窟的孩子,对那些父母本身就没怎么上过学的孩子,父母每天打他们的那些孩子或者每天为了生计发愁的这些家庭,他哪有精力去给孩子讲知识。然后到了学校,发现还没有学到知识,学校整天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就是没有知识。这会使得教育的鸿沟变得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所以只强调好奇心而没有广博的知识做支撑,人的长期记忆是跟不上的。

    人的大脑在运用一个东西的时候,分为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工作记忆是我现在要干这个事,我就调动的这个记忆。长期记忆是像诗词歌赋、物理原理、历史知识这东西都沉淀在我们的长期记忆库里边。有长期记忆和没有长期记忆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有长期记忆的人的好奇心也会更高。所以家长要趁孩子还能够记住很多东西的时候,让他们多增加一些东西在长期记忆库里边。这就是记忆和好奇心之间的关系。当我们能够把这些东西搞明白的时候,我们的好奇心的红利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现在前面预留的问题也就好回答了吧!假如我们把学习方法、好奇心、求知欲比喻成发动机的话,那么知识就是汽油、能源。如果只有发动机,没有汽油,就会发生空转,而空转的发动机就会被烧坏了

    孔子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一个人只有求知欲、只有思维方式、只有好奇心,而缺乏大量的知识做基础、做能源,他是没法得到长足的进步的,也就不可能有成长性思维,并且做到终身成长。


    下次讲,保持好奇心的7种方法。

    如果想加入读书会,可扫码下图:

    《好奇心》整理稿之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奇心》整理稿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hi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