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写点什么,别人的公众号坚持日更(每日更新),可我的“用好闲暇”却有半年时间没有更新,太对不起我的“闲鱼”们了。挚友问,你每天显得很闲啊,怎么不写点东西呢?
我自问,我整天闲吗?我为什么有朋友眼中的“心闲”呢?西塞罗说:“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这句看似矛盾的话,让我眼前一亮——我的“心闲”是有道理的!
首先,“心闲”异于“心大”
“心大”是最近的网络词语,指的是一个人心思不细腻,马虎。我自认为我不是一个“心大”的人。我要做一件事,绝对要把这件事做好,做彻底。单凭这一点,我不属于“心大”范畴。而我选择“闲着”而懒于去做的事,一般我认为此事可做可不做,甚至在“可不做”的情况下可能还比“做”了效果更佳,这种时候,我选择“闲”着。
前段时间,上级某部门布置了一个“务虚”工作,就是造“文山”之类的事情,而且没有经过仔细研究——如何将任务与实际结合?如何将任务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如何将任务进行分解……上述等等都没有考虑成熟,就简单粗暴地布置下来,很多接到任务的小同志都做哭了,大家都做得完全没有头绪,做完更没有成就感。中央文件三令五申“为基层减负”、“减少文山会海”,该部门却还在搞这一套,令人气愤。这种事情,我懒于去做。
后来,上边意识到这样“简单粗暴”、“造文山”不妥,将任务详细分解并和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后布置下来,我参与做了资料,效果就好多了。
其次,“心闲”缘于“心凉”
人生百态,百态人生。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深爱一个人却被对方欺骗了感情、为一件事倾注了全部心血却遭到“泼凉水”……“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境遇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这些性情中人,能不“肠断”?能不“心凉”?
人字有两笔,一笔写执着,一笔写放下。在经历过很多事情和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没有什么益处、没有人感恩、没有人支持、没有人理解的事真的就没有必要去强撑着做了,“闲”着吧!
第三,“心闲”优于“心忙”
单位里有这样一种人,什么事他都要插手管一管,什么事他都操心一下,他的心够“忙”的吧。但适得其反,很多同志都讨厌他,他也经常抱怨“好心得不到好报”。另外一种看似“心闲”的人是这么做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份内事情定会做到极致,别人的事让别人去完成,偶尔给点合理化建议就行。这两种人,我是非常尊重后者的。
第四,“心闲”方见“天地”
“心闲”其实是一种自然之道。唐代诗人李涉在《题鹤林寺僧舍》中写到:“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诗人感叹:“无趣盲目的人生,半日闲最难得”。我读这首诗,并不认为诗人是对人生的消极应对,而是一种自然之道。我们都知道,对待人生的观念自古以来多数都是淡化人生功利心,追求平和心态。如果面对惨淡现实,我们要视若罔闻,处变不惊;如果面对烦恼与不快,我们要学会深藏于心底。这样才能忘记过去,笑对人生,憧憬未来。
“心闲”其实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态度。众生之苦,苦于繁忙。忙财富,忙名利,忙着争抢,忙于计较得失荣辱。争来抢去终是空。简单的人,勤劳节俭,一切随缘而安。不需要为挣不尽的财富焦头烂额,也不会为柴米油盐而忧愁。不争,自然从容;不计较,所以常快乐。一方田园可养终生,一眼天地可怡情致。
“心闲”其实是一种做事的捷径和努力的方向。中国才女林曦在微软的演讲《其实人忙心闲可以有捷径》中说到:“有时候问自己,如果现在我很贫穷会做什么?还是会写字画画,只不过吃得稍微差点,旅行的时候住简陋一些,也不至于读不起书,如果很富有,还是这样,一样很享受,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手艺人的快乐是真正属于我的快乐。”她在任何时候,都是“心闲”的,这是她做事的唯一标准,是做事的捷径;她只满足于“手艺人的快乐”,这是她努力的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西塞罗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底,才女林曦更让我找到了捷径,也明白了“心闲”的底线和方向。我想,教育人的快乐就在于看到学生的成长,从“站三尺讲台,挥两袖清风,执一支粉笔”里面找到快乐。努力吧,气定神闲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