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炎炎夏日,古人如何度过?

炎炎夏日,古人如何度过?

作者: 风里来雨里去 | 来源:发表于2022-07-29 05:37 被阅读0次

    随着空调和暖气的问世,许多人在室内过上了冬暖夏凉的日子,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每年的七月八月,算是一年中最热的两个季节,炎热的夏天会让很多人受不了。为了度过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会吹电扇,开空调、吃冷饮,通过这种方式降暑。

    古代的科技没有如今那么先进,没有电扇和空调这两大避暑神器,那么古人是用什么办法来避暑的呢?

    其实,古人的智慧我们无法想象。

    巧用冰块度盛夏

    有人会问了,古代没有冰箱冷库这种制作冰的电器,且在炎热的夏天,哪里还会有冰块?

    实际上,在盛夏期间,古代贵族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冰块给房间降温了,这种办法在如今也是适用的,冰块在融化的时候会吸收房间里的热度,达到局部降温的作用。

    当然,在古代能用得起冰块的人可不是一般家庭,起码是贵族。

    古代制冰是利用自然条件,每年的冬天,会有专门的劳工从冰封的河里取出大量冰块,将它保存在地下的冰窖或者冰室里。当然,要想大面积制作冰块,还可以将河水引入河边的冰窖,等上一段时间就结冰了。

    这项制冰技术很成熟,早在周朝就已经有详细的记载,如《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这句话中,“凌阴”指的就是冰窖,冰室。再补充一个冷知识,周朝时期,“凌人”是一个官职,专门为周王室掌管冰窖。

    在日常生活用品上下功夫

    众所周知,衣服的作用是御寒遮羞,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发明。

    到了夏天,由于气温过高,人身上的衣服就成了“累赘”,需要减少衣物的覆盖面积,成为古人避暑的一大方式。

    既然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古人在夏天不穿衣服肯定是不行的,穿了又热,达不到避暑的效果。为了解决避暑的问题,古代贵族在穿衣方面很有讲究,发明了“冰丝裀”。

    周朝时期,人们会用植物为材料,编织成一种葛布,用葛布做出来的衣服是既轻薄又舒服,在古代这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纳凉衣。

    唐代《乐府杂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家道中落的长安贵族,家里没了值钱的东西,唯独剩下了一件旧的冰丝裀。一位波斯商人看到后,询问贵族这是什么宝物,贵族解释说这是冰蚕丝所织,暑月置于座,满室清凉。

    波斯商人大喜,觉得这是一件好宝贝,连忙花重金将其买下。

    至于冰丝裀这件衣服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据清代诗人李应莘有“冰蚕吐丝丝不绝,轩妃碎织西陵雪”之句,可以推断此物的原材料是冰蚕丝。

    当然,一到夏季,古人也会用竹子制作凉塌,凉席,如今这些东西被流传了下来,老百姓家中这种玩意儿可不少。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甚至还发明了一种用水流带动的机械风扇。宋代刘子翚有诗曰:“君不见长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 扇车起长风,冰槛沥寒雨。”

    “ 扇车”指的就是用水流带动的风扇,关于它的描述,清代的“水木明瑟”殿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皇室会让能工巧匠们在圆明园的“水木明瑟”殿先制造像水车一样的风扇,借用水能推动一个轮子的扇叶,给殿内扇风,制造凉爽感,这就是机械风扇。

    饮食降暑效果也不错

    夏天到了,除了冰棍这样的冷饮,西瓜绿豆汤这样的食物大多数人非常喜欢吃,有降暑的作用。

    古代的人虽然没有吃冰棍的条件,但为了能度过一个酷热的夏天,也会在食物方面有所准备。如《事林广记》中就收录了几十种饮料汤方,有:水芝汤、莲实汤,荔枝汤、香苏汤、乌梅汤等多种汤料,大多数都是我们喝过或者听说过的。

    据《东京梦华录》所说,六月的汴京,大街小巷均有人在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等饮品。这种现象与如今夏天我们去超市买条冰棍,买一瓶饮料是一样的,为了解渴解暑。

    由此看来,古人应对炎热酷暑也是有方法的。今天的人可以引以为鉴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炎炎夏日,古人如何度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dc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