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怒放玫瑰园玫瑰园树洞
两首宋代诗词,看诗人们笔底的夏天

两首宋代诗词,看诗人们笔底的夏天

作者: 是梅啊 | 来源:发表于2019-05-21 17:00 被阅读3次

炎炎夏日,古人是怎样度过的呢?和现在的风扇空调冷饮相比,那岂不是酷暑难耐?

我们来读两首宋代诗词,看看诗人笔底的夏天,有哪些美好透过诗歌,感染了我们?

两首宋代诗词,看诗人们笔底的夏天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是北宋诗人,这首《夏意》清新静美,读来身心俱感清凉。

在后院,或者跨院里,没有前院的热闹繁华,院里树荫遍地,已是炎夏难得的好去处。更加上一株石榴开得正好。

五月的石榴,夏天最明艳的一种花,很多诗人留下著名的诗句。“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面对火红的石榴花,小小的石榴掩映在碧绿的树叶间,“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韩愈感叹时光的交替,生命的繁华渐趋落寞。人们啊,不应该珍惜美好的时节,抓住美好的一瞬吗?

而这样的美好,被苏舜钦独享。在这个寂静的院落,石榴花开,明艳透过珠帘,连屋里也空明了许多。夏季的正午,骄阳似火,可诗人所居,卧席生凉,屋外树木扶疏,榴花照人,是不是正可以睡一个好觉?

现在的空调屋里,人们还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凉爽吗?混淆了四季的高科技,无形中剥夺了我们美的感知能力。《老子》第十二章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之语,说的就是过分的追求感官的享受,从而失去了对事物本来之美的感受能力呀!

而苏舜钦的《夏意》,正好让我们看到,炎炎夏日,树荫可以让人生凉,榴花可以让人心清,竹簟让身体舒适,睡醒后流莺的一声啼鸣,也让刚睡醒的诗人感到神清气爽。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样的夏天,我们只有在古诗词里感受了。

两首宋代诗词,看诗人们笔底的夏天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九死一生,一贬再贬,心爱的人都先于自己而去,聪明如苏轼,耿直如苏轼,情深如苏轼,要如何度得一生!

心境澄明,人生就纯净。很少有人像苏轼一样空明纯净,颠沛流离之中永葆一颗赤子之心。

黄州是苏轼成为东坡居士的地方,他将勃勃的生命,转为对世间一切美好的热爱。无论是明丽的山水,还是荒寂的池塘,他都能发现美。 富有美感的白鸟,顾影自怜的照水红蕖, 细细的荷叶荷花香。

一切的波折都有用意,一切的磨难都有补偿。“殷勤昨夜三更雨”,为苏轼送来了酷暑中难得的清凉!

如此想来,炎夏并不难过,磨难的人生也有美好,就看你是否有一颗化解苦痛的诗心。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生如意事十之有一足矣。正因有了十分之九的苦难,十分之一的甜蜜才变得富有意义。

相关文章

  • 两首宋代诗词,看诗人们笔底的夏天

    炎炎夏日,古人是怎样度过的呢?和现在的风扇空调冷饮相比,那岂不是酷暑难耐? 我们来读两首宋代诗词,看看诗人笔底的夏...

  • 教育名家论坛第一天下午张立军

    爱国诗两首课堂教学 一、师生对诗 诗词可以用来交流。 二、齐读两首诗。《示儿》《题临安邸》 为什么将两首诗放...

  • 心之一隅两首

    【心之一隅】两首 诗.墨黎 【其一】 求学岁月为谁知,笔底波澜信笺痴。 锦瑟墨韵流砚端,断笔题馨几阙词。 人海茫...

  • 跟着纳兰性德、张继学发朋友圈

    今天带领学生学习两首诗,张继的《枫桥夜泊》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两首都是经典诗词,原想得正襟危坐、按部就班地读诗...

  • 春江花月夜

    唐代多诗人,宋代词人多,张若虚一生仅留下两首诗,这首《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称誉为“诗中的诗...

  • 古代文学44:词的发端!

    中国人喜欢读诗词,诗和词其实是两个概念,唐朝产诗,宋代生词,然而在唐未及五代时期,词已经形成,只不过宋代词比较兴盛...

  • 笔墨纸砚的历史——笔(完结篇)

    六、宋元的笔 宋代高桌椅普及,人们书写时将纸放置在桌上,软毫宜表现效果,于是鸡距笔式微,散卓笔逐渐成为主流。 宋代...

  • 乡愁

    一砚乡愁盈笔底, 两首忧诗登报头。 三日万事已齐备, 四月朋友共登舟。 五湖早已荡碧水, 六江健儿争上流。 七彩家...

  • 【赏析《行行重行行》与《迢迢织女星》】

    来源:旅18酒管本 作者:吴朝玉 首先从文章风格上看,两首诗都书育爱情闺怨题材类诗。两首诗的作者都是以女性...

  • 酒不醉人花已醉-《渔家傲》赏析

    一,走进诗词 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宋代:欧阳修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两首宋代诗词,看诗人们笔底的夏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hj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