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1726天。2022.02.16
今天读骆老师的焦点打卡日记“双路径:目睹-感受-改变与分析-思考-改变”,颇有感触。“目睹~感受~改变”之所以容易促发行动,进而实现改变。缘于当事人参与其中,有切身的感受、体会,当回到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再现时,自然易激发想要尝试一下的行动。焦点解决是行动派,主张“行动往往可以带来顿悟,而顿悟一般不会带不来行动”。“分析~思考~改变”是传统的过程,不能说不好,这就好比“讲道理”,讲道理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道理具体到一个人能起多大作用,则因人而异。对于00后、10后,你讲的道理再有道理,你的经验再具说服力,对他们来说没有概念,与他们无关。至于现在学习成绩是否优异与成年后生活质量之间有多大关系,这一定不是他们现在愿意考虑或花时间去分析的。最最关键的是对他们来说,如果想要听道理,那么道理才是道理;如果不愿听,道理就是无理纠缠,那是别人嘴里的道理,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不是他经历过的、体验过的,所以是“围观者”。再加上时代的快速发展变化,人们获得信息、资源的渠道更丰富多样,00后、10后,不再按照“套路”出牌,他们更追求多元视角与凸显个性,如给他们讲“狼来了的故事”,他们听到的不是小孩子不可以撒谎,要养成诚实的品格,而是大人对于小孩子为什么不可以多一些耐心,再多一次相信孩子说的话。如果大人愿意再相信一次孩子说的话,孩子就不会被狼叼走了。这就是差异,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差异。所以现在各行各业都强调“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跟当下人群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我想再次借用骆老师的原话“如何把两者(目睹-感受-改变与分析-思考-改变)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因人而异,用好理论而非被理论框死”。而非非此即彼,或一棒子打死。用焦点解决的视角“有效继续,无效改变”、“咨询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流程,而是根据每一个来访者的情况量身打造”。焦点解决是实践派,所以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探究共性与个性特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