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仙缘初探

【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仙缘初探

作者: 不忘初心_9f61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10:27 被阅读0次
【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仙缘初探

山,绵亘千里,直冲霄汉,总有一份博大与壮美叫人心醉;山,遗世独立,亦真亦幻,自携几许涤荡尘俗的清幽与神秘叫人向往。山以其超拔俊逸的风姿,成为人间最接近天的地方。

人在山中谓之“仙”,山更为敬奉神明的世人,带来一方清修净土,提供一条超凡入圣的升华之路。古往今来,有多少修行人甘愿舍弃荣华富贵,深入重山诵经持咒、顶礼膜拜,以求灵魂静寂,彻悟天地大道。

在神州腹地,上应翼轸、地属荆州的地方,有一处方圆八百里的洞天福地,拥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人间胜景。它默默见证了中华五千年道家修炼文明,成为当之无愧的道教第一名山。因历代圣贤与其结下仙缘,这片山峦有诸多显赫大名——太和、仙室、太岳、玄岳不一而足。而它,还有个最为广传的名字:武当。

真武飞升,享万山朝拜之盛

武当七十二峰,主峰天柱峰以海拔1612米的雄浑神秀之姿,超然鹤立于群峰之上;其余诸峰宛如俯身颔首的子民,齐齐向着主峰朝拜,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

武当,以它天然的忠诚虔敬的形态,向坐镇主峰金顶的主神——真武大帝诉说着敬天礼神的心声。真武大帝,中华文明记忆中的远古大神,不仅是第一位造访武当并飞升的神,更是这座灵山命名的由来。

真武,本名玄武,因避宋圣祖赵玄朗讳而更名。上神的事迹,流传至今已成为世人心中面目模糊的传说。而浩如烟海的道藏三千卷,散落着几段吉光片羽般的文字,保留了先贤们对这位神明的追慕与崇敬。

在黄帝时代,一个叫净乐国的地方,出现一桩祥瑞异事。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在梦中吞下日光,梦醒后皇后即有身孕。十四个月后,王子降生,宫廷内外呈现出百鸟齐聚、百花绽放的吉祥盛景。净乐王子“生而神灵,长而勇猛”,凭借天生神功斩妖除魔,匡扶正道。金枝玉叶之身,却有一颗修行求道的心,王子舍弃了父母、王位,踏上一条与释迦牟尼相似的寂寞苦修路。

或许是武当的岚烟云海勾勒出迷濛的仙境,抑或是武当的松涛猿啸激荡著轮回的生机,净乐王子置身武当,不由止住远行的脚步,决意在这片苍山幽岩中修行。历经四十二年磨砺,他终于功成圆满,白日飞升。净乐王子脱胎换骨,化身镇守北方的帝君“玄武”,斩妖邪、安民生,长久以来捍卫著宇宙正道。

【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仙缘初探

明永乐彩绘《真武灵应图册》

水火既济,非真武不能当之

“玄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象之一,五行属水,大致为黑色龟、蛇结合的形象,是代表北方的神兽。而玄武神,即真武大帝,则时常摄踏龟蛇,著铠甲、持皂旗,披发跣足而下界除魔。真武大帝,自修行之日起,便是以神勇无敌的战神形象出现,成为天地间正义与力量的象征。

今日,你若攀登武当,遥望天柱峰大顶,便会看到云雾缭绕下若隐若现的金光,那是一座供奉著真武大帝的铜铸鎏金庙宇,历经六百年风雨雷电依然金碧如初。而如果,你有缘在高空俯瞰大顶,将会发现这座山峰最大的玄机。

《武当福地总真集》有言:“(武当)盘亘万里,回旋若地轴天关之象。”宋人作注:“地轴水精神龟,天关火精圣蛇。”意即天柱峰腹地与其西北一峰构成巨龟形象,而武当盘旋的山势犹如蜿蜒游走的灵蛇,这不正是真武大帝御下的神兽吗?原来,在武当得道的真武大帝,早已用一种玄妙的方式,守护高山,并把神的讯息藏在了青峰之巅。

从五行术数来看,武当地处南方,群峰耸立仿佛簇簇燃烧的赤焰;而北方的真武大帝属水,巍巍然端坐于群峰之上,以水之灵威镇住熊熊火势。这种水火相叠的形态,正如卦象中“下离上坎”的异卦,呈现出水火相济、阴阳相和的造化神功。而这重重天机,非逍遥天地间的高人隐士不能探知。

从古至今,真武大帝的传说与神迹,令无数后人膜拜与笃信;而他淡泊名利、一心求道的意志,又如明灯一般鼓舞著一代代慕道者的心灵。故《玄天上帝启圣录》曰:“非玄武当之,孰可享邪!”

【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仙缘初探

明张路《老子骑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紫气东来,五千言启修道真经

自真武大帝悟道,越来越多的求神问道者登上这座孕育传奇的山峰。他们苦心孤诣地寻觅道法正宗,祈盼羽化登仙的泠然殊胜;武当山,也与众多修行者一样,急切而静默地,等待一部修炼经典的传世。

就这样,在东周敬王时代的某一天,一位眼中闪烁著日中精华的中年道人打破了武当山两千年来的沉寂。他叫尹喜,带来一部名为《道德经》的奇书。从此,武当山成为道家修炼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尹喜,号文始真人,是周时一位隐逸高人。人们不知道他的生卒年,对其生平也所知甚少。只知他自幼遍览古籍,喜好天文历法,成年后更是沉浸于八卦易学的研究中。平日里尹喜清静自守,不修俗礼,测日影、观天象,达到“知古而见未来”的境界。因受时人称颂,尹喜受朝廷征召,拜为大夫。

身处高位,享尽荣华,尹喜却从未放弃过对道的追求;况此时周室将倾,道德将衰,他心中早有归隐之念。一日,东方天空紫气氤氲,一路西行。颇具道缘的尹喜见此奇景,便知将有圣人出关西去。于是,他毅然辞去大夫之位,请出为函谷关令,等待那位即将惊鸿一现的圣贤。

尹喜掐算著时日,吩咐守关将士若遇到形貌异于常人者,便立即拦下并向他禀报。当一位须发银白、驾着青牛板车的老者来到函谷关时,尹喜早已洒扫街道,执弟子礼敬候多时了。最早记录这段故事的《史记》,留下了尹喜在人间的一句话:“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您是不世出的得道高人,请在您归隐之前,为世人指引飞升天界的正途吧!正是这真挚恳切的九个字,打动了圣人传道之心。老子手书上下两篇经文共五千言,阐释道德真意,并将这部《道德经》授予尹喜。他还与尹喜相约,他日将在“青羊”再会,随后隐去,仙踪难寻。

【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仙缘初探

清任渭长绘尹喜像

遁隐清修,悟正道广传道法

相传,尹喜到得真经后,日夜捧读,欢欣不已,体悟著修道之法。同时,闻道的他不愿再受官场樊笼所累,便挂印辞官,找寻一处福地专注于修行。感受着天地与神的召唤,尹喜最终选择叩访武当山,成为正史记载的入武当修道的第一人。

武当有一座狮子峰,在天柱以北,因形似狮子而得名。狮子峰上有一处“尹喜岩”,据说就是他当年清修之地。两千五百年前的此处,不过是石门石室、铜床玉案的简单陈设,尹喜却在这一方小世界里,仰观天地、俯察人间,终于窥见无限大道。

我们不知道尹喜的修行之旅,历经几多劫难、波折,然而可以肯定,他在山中勤谨坚修,并把珍贵的《道德经》广传后世。在尹喜悟道的那一天,青牛趵趵的蹄声,合著流泉碎玉般的清音,带来老子依约相会的喜讯。两位道中高士再次相逢,便相携仙去,不知踪迹。仙迹可遇不可求,而青牛踏过的桥被名为“青羊桥”,青牛栖卧的山涧被叫作“牛漕涧”,供虔诚的人们前去追想这段福泽千年的道家仙缘。

尹喜之后,武当山不再沉寂,历朝历代的修道者相继而来,留下不尽美谈。汉朝将军戴孟奉帝命入山采摘仙药,他却在此萌生弃官学道之心,不复归返,终白日飞升;东晋的罗邑宰谢允,精于道学,有遁世脱尘之志,便辞官登上武当山潜心修炼。他们不约而同追随真武大帝的修行之路,抛却短暂的繁华,将宝贵的人身献于道法修行,并将道家修炼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仙缘初探

随后,武当山道观、庙宇渐起,无数道人们在这青山秀水间,固守着与世隔绝而又清静无为的修行传统,确立了中华民族的本土信仰。而武当山辉煌的历史,才刚刚开始书写。(未完待续)

【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仙缘初探

相关文章

  • 【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仙缘初探

    山,绵亘千里,直冲霄汉,总有一份博大与壮美叫人心醉;山,遗世独立,亦真亦幻,自携几许涤荡尘俗的清幽与神秘叫人向往。...

  • 走遍万水千山之武当

    来武当山本想文艺一把 寻仙问道,却遇到山上大雪,索道不开,金顶上不去,山上鲜见游客,道长说这便是我的道缘。。。 缘...

  • 游太极湖

    曾经问道武当山, 多年寻访未遇仙。 偶然养生太极湖, 不意玄武隐此间。

  • 道济有缘

    何为缘?“缘”之一字,自有深浅长短之分。 而修道之人,只有与“道”结下很深的善缘,凭满身浩然之正气,走在修行之路上...

  • 修道

    要寻修道缘,需修性命先。体为性命始,定心犹在前。

  • 春日祈福

    文/栀涵 庭台遥望玉生烟, 孔明春暖翱紫天。 入目皆是山水色, 半缘修道半缘仙。

  • 足以照耀你前行者即为明师

    修道之人常寻师,迷时师渡,悟了自渡。 寻师访友自是修道者之常事。然自古修道者多,得道者寡,真道难悟,明师难遇。 如...

  • 赵爷爷悟道

    大道有门否?学道,悟道,知道,修道;道、道、道,“道”之一词,被我们天天挂在嘴上好多遍,然而你要问专门修道的人“什...

  • 寻仙白鹿缘

    逐鹿仙山,松风冷冷白云绕 归心乐土,鹤语轻轻月影寒 传说,连绵不绝的龙门山脉里藏着仙家洞府,如果有缘习得仙家功法不...

  • 武当金顶

    云端有神殿 神殿漫金光 金光生妙相 又见玄武仙 注: 初次登上武当山巅,四周群山环绕,云雾缈缈,仿佛置于仙境!大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武当寻道】之一:玄武修道,仙缘初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fl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