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

作者: 雅迪希 | 来源:发表于2024-06-09 22:13 被阅读0次

夏朝的夏来源于夏禹,夏禹的夏来源于哪呢?

夏是黄河中游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联盟,由十多个姒姓部落所组成,夏后氏在这些部落中居于领导地位。尧、舜时期逐步强大,鲧(gǔn)治水失败被杀。鲧子禹,继承父业,并取得了治水的成功。得到众多部落首领的支持拥护,成为诸夏族最高领导者,并逐步建立了夏族王权。

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这个应该交代清楚,可是又交代不清楚。大禹应该是颛顼之孙(第三代),大禹是舜禅让给的,而舜是颛顼的第七代,有点费解,尧的两女儿是第四代,和第七代婚配被允许吗?差好几辈了。

禹的主要功绩就是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九州分别是:冀州(山西、河北、东北)、兖州(济南)、青州(山东、安徽)、徐州(安徽、江苏)、豫州(北到淮水、东南到海一带)、雍州(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扬州(江苏、浙江)、荆州(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凉州(西从黑水、东到西河一带)。

九河分别为:弱水、黑水、黄河、漾水、长江、沇水、淮水、渭水、洛水。

九道分别为:第一条从汧山和岐山开始一直开到荆山,越过黄河;第二条从壶口山、雷首山一直开到太岳山;第三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王屋山;第四条从太行山、常山一直开到碣石山,进入大海;第五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第六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第七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第八条从内方山一直开到大别山;第九条从汶山的南面开到衡山,越过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

大禹死后,本传位于益,大禹的儿子启不知用什么法子,反正是取得了夏朝的政权,有扈氏不服,启伐之,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然后就是用“∵帝崩∴帝立”的形式一直说到“帝发崩,子帝履癸立,是为桀。”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

这样整个夏朝就完了。

相关文章

  • 史记•夏本纪第二(一)

    今天我们进入第二卷即夏本纪的学习。夏本纪虽说命名为夏本纪,实则称其为禹本纪更为恰当,因为通篇几乎百分之八十的文字都...

  • 夏本纪

    《夏本纪》出自《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作者是司马迁。本片主要记述了夏朝的历史。夏代年代久远,《夏本纪》中记载的内...

  • 夏本纪

    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没人品却有才能到四岳举荐没的选?(2015.3)我现在觉得最重要的是,在...

  • 夏本纪

    夏禹,名叫文命,父亲是鲧。在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高阳,高阳即颛顼,颛顼生鲧,因而,夏禹是黄帝的玄孙,...

  • 【史记成语(十四)】出发——尝试与开端

    《史记》当中共有十二篇本纪,其中的夏本纪、吕太后本纪以及孝景本纪三篇并没有流传至今的成语,其他的九篇本纪中...

  • 史记·十二本纪·夏本纪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

  • 《史记•夏本纪》

    夏禹治水 黄帝后人颛顼孙 生逢洪水正成灾 父鲧无能治水患 舜选夏禹挑重担 禹之为人品行端 办事迅速又勤勉 宽容诚信...

  • 史记:夏本纪

    在送走了五帝之后,终于,迎来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朝第一位帝王是禹,关于禹相信大家或多或少...

  • 史记夏本纪

    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

  • 再谈《史记》

    今天读完了《史记 夏本纪第二》。这一卷主要是写夏朝的历史。 虽然名为夏本纪,但主要写了大禹的事迹。开篇写了他的家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本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bgm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