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大姐46岁,平时乐呵呵的,第一次接触就很有亲和力,爱笑,爱主动给你打招呼说话,看她的穿着和讲究,直接告诉我她肯定不是在这上个班挣钱这么简单。
随着我们的熟悉,逐渐了解了她的家庭背景。丘大姐在省城郊区的农村,随着城市的开发,大量的建筑工地,需要大量的临时名工,她们当地逐渐行程了一个大型民工集市,很多农民工,会在那里等待揽活挣钱。
丘大姐早年很有眼光,修建了两栋自建房,把民房隔成单间,和套二的小户型,专门租给外地过来揽活的民工,单间可以租成200元,小套二可以租成七八百,这部分收入,平均每个月都有8000左右。
她修第一栋的时候,有关部门经常来找麻烦,经人指点,给一把手打点了一些,之后的修建异常顺利,她一鼓作气很快就把第二栋建好了。
她说事情都是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一步一步做的,干起来再说,是不断干大的,不是等所有条件都具备才去干,那样是不行的。
这个社会的潜规则只能顺应,而不能违背,谁看透了社会,看懂了人性,舍得付出,会顺利得多。
她们那里自发行程的农民工集市,只要工地包工头的面包车一到,立马被围得水泄不通,那些掌握了时机和动作麻溜的民工,身板子壮实,被包工头选中的机会很大。
相反那些身材瘦小,积极性不强的人揽活的机会相对较少。
对民工来讲,这种方式当天就可以结账把工钱拿到手里,比较自由,没有约束。对包工头来讲,付出的工钱相对较低,就不愁找到工人,也不用长期管理一群工人带来的开销。
他们各取所需,有需求就有市场,揽活集市就逐渐形成了。
在我看来,这种方式短期来看比上班的收入高,但是今后没有任何的养老保障,干不动活了,就没有任何的收入了。但是任何事情存在既有道理,他们这样选择,可能也不在乎这个。
或者本来就是当地的农民,揽到活就纯赚,揽不到活也没关系,家里还有农活去搭理。
生活都是不易,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生存门道,大家都是求同存异而已。
网友评论